推荐精彩《铜符谜案》本文讲述了诸葛砚林野苏清的爱情故事,此书充满了励志精神,给各位推荐内容节选:...
李振华的公寓整洁得近乎偏执,每件物品都摆在精确的位置上。尸体躺在客厅地毯上,姿势相对平静,若不是手中紧握的青铜符,几乎像是自然死亡。
这次的青铜符上是完整的“科”字。
“死亡时间不超过六小时。”现场法医报告,“同样没有明显外伤和中毒迹象,初步判断是急性呼吸衰竭。”
诸葛砚蹲在尸体旁观察。李振华的左手微微蜷曲,指甲缝里有少量白色纤维。他小心地取样放入证物袋。
“门锁没有被破坏的痕迹,”林野说,“凶手要么是熟人,要么有高超的开锁技巧。”
诸葛砚的目光被书架上的一个相框吸引。同样是江冶厂时期的合影,李振华与另外四人的合照——张启明、王建斌、周淑芬,还有一个不认识的面孔。照片背后写着:“江冶厂三十年厂庆,2012.5.18”。
“五个人,五个青铜符,拼出‘江冶安全科’。”诸葛砚低语,“但现在已经有四个人死了。”
他们检查了整个公寓,最后在书房发现了一个上锁的抽屉。撬开后,里面是一本日记和几张旧票据。日记最后一页写着:“他们开始死了,周姐、建斌、启明...下一个该是我了。那件事终究没有过去。”
票据是1991年的银行转账凭证,收款人署名“陈守义”,金额不小。
“陈守义是谁?”林野问。
诸葛砚的记忆被触动:“江冶厂的老工人,爆炸案的幸存者之一。苏清提起过他,说是个老实人。”
离开公寓时,诸葛砚注意到门把手上有一处极细微的刮痕,与张启明家门框上的划痕相似。他再次拍照记录。
回到车上,雨又大了。林野接到局里的电话,上级催促尽快结案,暗示不要再深入追查江冶厂的旧事。
“他们想掩盖什么?”林野挂断电话, frustration evident in her voice.
“七年前就在掩盖了,”诸葛砚望向窗外的雨幕,“现在不过是延续。”
手机震动,证物室的同事发来初步检测结果:李振华指甲中的纤维来自一种工业手套,常用于化学品操作。而张启明家门框上的划痕,与某种特定型号的钳子形状吻合。
诸葛砚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画面:老工人陈守义在车间操作设备,手上戴着厚厚的工业手套,腰间别着工具钳...
“去找陈守义。”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