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度裂隙中的炬火》是作者许岩苏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文章,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许岩苏雅,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
七月的潘家园旧货市场热浪滚滚,许岩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蹲在一个卖旧货的地摊前翻捡着。这是他每周六雷打不动的行程——来古玩市场碰运气,希望能淘到点值钱的东西。
"小伙子,看上什么了?给你便宜点。"摊主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皮肤黝黑,操着一口浓重的河北口音。
许岩摇摇头,继续翻看着那些锈迹斑斑的铜钱和缺角少边的瓷片。作为考古系大三学生,他比普通游客更懂行,但也清楚这种地摊上99%都是赝品。父亲失踪前曾是个小有名气的民间鉴宝师,耳濡目染下,许岩从小就对文物有种特殊的感情。
"这个怎么卖?"许岩拿起一个灰扑扑的小瓷碗,碗底有些褐色的茶渍,看起来像是被人当烟灰缸用了很多年。
"哟,好眼力!这可是宋代的老物件,要不是缺了个口子..."摊主眼睛一亮,立刻开始滔滔不绝。
"五十,不卖就算了。"许岩打断他,作势要放下。
"别别别,五十就五十,交个朋友!"摊主连忙接过钱,生怕他反悔。
许岩把瓷碗塞进背包,心里暗笑。他当然知道这不可能是真品,买它只是因为形状特别,准备拿回宿舍当笔洗用。
回到狭小的出租屋,许岩把背包往床上一扔,瓷碗不小心滚落出来,在水泥地上磕了一下。
"糟了!"许岩心疼地捡起来,却发现碗不仅没碎,反而磕掉了一块污垢,露出下面青莹如玉的釉色。
他急忙打来一盆水,用软毛牙刷小心清洗。随着污垢褪去,一个精美绝伦的青色小碗渐渐显现——釉色如雨过天青,碗底有五个细小的支钉痕,内壁隐约可见冰裂纹。
许岩的手开始发抖。这特征...难道是传说中的宋代汝窑?
他颤抖着打开电脑查询资料,越对比心跳越快。汝窑存世不足百件,每一件都是国宝级文物,如果这真是...
"不可能,一定是高仿。"许岩喃喃自语,却鬼使神差地拿起碗对准台灯。就在光线透过瓷壁的瞬间,他眼前突然一阵刺痛,碗身上浮现出密密麻麻的金色文字,如流水般涌入他的眼睛。
"啊!"许岩痛呼一声摔倒在地,碗却奇迹般稳稳落在床上。他紧闭双眼,却"看到"了一幅奇异的画面:青山绿水间,一座官窑作坊,工匠们正在拉坯、上釉...最后画面定格在一个落款——"大观元年,御赐"。
当许岩再次睁开眼睛时,发现世界变得不一样了。房间里每件物品表面都浮着一层淡淡的光晕,颜色各异。那个瓷碗则散发着柔和的青色光芒,碗底有个小小的金色"真"字时隐时现。
"我这是...出现幻觉了?"许岩揉了揉眼睛,景象依旧。他试着看向书架上的仿古花瓶,只见瓶身灰暗无光,底部却有个红色的"伪"字。
接下来的三天,许岩足不出户,疯狂测试这个突如其来的能力。他发现只要集中注意力,就能看穿物品的"本质"——年代、材质、制作工艺等信息会自动浮现在脑海中。更神奇的是,对真正的古物,他还能看到它们曾经的"记忆"。
第四天清晨,许岩顶着黑眼圈来到学校,直接闯进了考古系主任林教授的办公室。
"林教授,请您看看这个。"许岩小心地取出用软布包裹的瓷碗。
林教授推了推老花镜,起初不以为意,但当他的目光落在碗上时,表情逐渐凝固。他戴上白手套,拿起放大镜仔细检查,最后甚至动用了便携式光谱仪。
"许岩,这东西你从哪得来的?"林教授的声音异常严肃。
"潘...潘家园地摊上买的。"许岩咽了口唾沫,"是真的吗?"
林教授深吸一口气:"从釉色、胎质和支钉痕来看,极可能是宋代汝窑真品。但还需要更专业的鉴定。"他紧紧盯着许岩,"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如果是真的,这可能是近十年最重要的汝窑发现,价值..."
"过亿。"许岩轻声接上,感到一阵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