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你的凝视》是顾云深所编写的,故事中的主角是顾云深沈寒舟苏晚,文笔细腻优美,情节生动有趣,题材特别新颖...
第一章:镜像之影手术室的无影灯下,沈寒舟的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护士熟练地为他拭去。
他的手指稳如磐石,操纵着精密的器械,
正在挚友顾云深的大脑深处进行一场关乎生死的舞蹈。这本是一场成功率不足三成的冒险。
一个月前,顾云深在自家别墅的楼梯上失足坠落,后脑遭受重创,颅内出血严重,
陷入深度昏迷。所有的专家会诊都持悲观态度,是沈寒舟力排众议,决定亲自操刀,
进行这例近乎堵伯的手术。理由冠冕堂皇:他们是大学时代起就形影不离的兄弟,
是共同创立“深蓝生物”这家明星企业的伙伴。私下里,
沈寒舟的心却像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只有他知道,在顾云深跌落楼梯的前一晚,
他们曾发生过一场激烈的争执。为了苏晚。苏晚,那个像月光一样皎洁,
又像火焰一样灼人的女人。他们三个曾是校园里的黄金三角,最终,
情感的天平却倾斜成了危险的跷跷板。顾云深的意外,让沈寒舟在无尽的后怕与愧疚中,
又掺杂着一丝可耻的解脱。此刻,看着显示屏上被放大的、脆弱的脑组织,
沈寒舟摒除了一切杂念。他是医生,是顶尖的脑外科专家,现在,
他唯一的使命就是把顾云深从死神手里抢回来。六个小时的手术后,
沈寒舟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走出手术室,对焦急等候的苏晚和顾家人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点头。
“手术很成功,接下来就看云深自己的恢复了。”等待顾云深苏醒的日子漫长而煎熬。
沈寒舟几乎住在了医院,守着各种监测仪器,亲自调整用药方案。苏晚每天都来,
她清瘦了许多,眼下的乌青显露出她的心力交瘁。她看着沈寒舟为顾云深所做的一切,
眼中充满了感激和依赖。在那场意外之前,因为顾云深的强势介入和沈寒舟的犹豫不决,
他们之间的关系已降至冰点。如今,共同的担忧和守护,悄然融化着隔阂的坚冰。“寒舟,
谢谢你。”苏晚轻声说,她的手轻轻搭上他的手臂,温度透过白大褂传来,“如果没有你,
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沈寒舟覆上她的手,感受着那细微的颤抖。“他会醒的,我保证。
”两周后,顾云深的眼皮开始颤动。在沈寒舟和苏晚的注视下,他缓缓睁开了眼睛。
那双曾经充满野心和锐气的眸子,此刻却是一片茫然的空白。“云深?”苏晚哽咽着呼唤。
顾云深的目光缓缓聚焦,掠过苏晚,最终定格在沈寒舟脸上。他嘴唇翕动,
发出干涩沙哑的声音:“寒……舟?”沈寒舟立刻俯身:“是我,云深,你感觉怎么样?
”顾云深没有回答,只是定定地看着他,眼神里是纯粹的、毫无杂质的依赖,
像一个迷路的孩子终于找到了亲人。他艰难地抬起手,抓住了沈寒舟的白大褂袖子,
攥得紧紧的。接下来的康复评估,带来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结果。顾云深活下来了,
身体机能也在稳步恢复,但他患上了一种罕见的局限性失忆。他记得沈寒舟,
记得他们是好朋友、好搭档,记得公司的大部分事务,
却独独忘记了所有与苏晚相关的感情纠葛,也忘记了导致他昏迷的那场争执。
心理学家解释说,这可能是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选择性封存了最痛苦和最具冲突的记忆。对于苏晚,顾云深表现得礼貌而疏离,
仿佛她只是一个关系普通的故人。这无疑给了苏晚沉重的打击,但她只能默默承受。
反而是在沈寒舟的耐心引导和陪伴下,她逐渐从悲伤中走出。沈寒舟无微不至的关怀,
以及对顾云深不离不弃的义气,都让她重新审视这个男人。顾云深出院后,
执意要搬回离沈寒舟公寓不远的别墅独居。沈寒舟不放心,几乎天天过去探望,
处理公司紧急事务,也帮他做康复训练。苏晚也常来,
三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而平静的相处模式。顾云深对沈寒舟言听计从,信赖有加,
甚至比出事前更加依赖他。沈寒舟内心的负罪感,在这种扭曲的“和谐”中,渐渐被抚平,
他甚至开始觉得,这或许是命运最好的安排。然而,平静的水面下,暗流开始涌动。
第一次察觉到异常,是在顾云深书房里。沈寒舟正在翻阅一份公司财报,顾云深坐在他对面,
随手拿起一支笔,在指尖灵活地转了起来。那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花式转笔动作,节奏、弧度,
沈寒舟熟悉到不能再熟悉——那是他大学时练了整整一个学期才学会的招牌动作,
顾云深从未学会,也从未对此表示过兴趣。沈寒舟的目光凝固在那支旋转的笔上。
顾云深察觉到他的视线,停下动作,茫然地看了看笔,又看向沈寒舟:“怎么了?
”“没……没什么。”沈寒舟压下心头的怪异感,“你什么时候学会转笔了?
”顾云深笑了笑,那笑容温和,却让沈寒舟感到一丝陌生:“躺着无聊的时候,随便玩的。
”类似的事情开始接二连三地出现。顾云深开始无意识地哼一首冷门的英文老歌,
那是沈寒舟高中时最爱听的,顾云深曾多次嘲笑他品味老土。一次,
沈寒舟不小心打翻了水杯,顾云深脱口而出的安慰语,
用的竟是沈寒舟已故母亲常用的方言俚语,这句话,
沈寒舟只在某次醉酒后向顾云深提起过一次。最让沈寒舟毛骨悚然的是顾云深偶尔的眼神。
有时,当他沉思或走神时,那双眼睛会褪去平日的温和,变得深邃、冷静,
甚至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审视。那种眼神,像极了一个人——一个沈寒舟不愿想起,
却深深刻在灵魂里的人。他开始失眠,夜里反复回想手术的每一个细节。
难道是在切除那块压迫记忆中枢的血块时,不慎损伤了其他区域?还是说,
大脑在创伤和手术后,真的会发生如此诡谲的变异?疑虑像藤蔓一样缠绕着他,
但他不敢对任何人言说,包括苏晚。他只能更加密切地观察顾云深。这天,
沈寒舟带了一份需要紧急签署的文件来到别墅。客厅没人,他径直走向书房。书房门虚掩着,
他听到里面传来顾云深低沉而清晰的声音,似乎在打电话。“……数据模型需要重新校准,
第三阶段的临床试验方案太过保守,参照我上次给你的论文,对,
就是《神经突触定向诱导再生》那篇……”沈寒舟的脚步顿在原地,血液仿佛瞬间凝固。
《神经突触定向诱导再生》,这是当今脑科学界最前沿、也是最富争议的领域,
相关论文屈指可数,且深奥晦涩。顾云深的主攻方向是企业管理和市场融资,
他对生物医学的了解仅限于公司产品的大致原理,
怎么可能如此娴熟地讨论这种级别的专业议题?他猛地推开门。顾云深正背对着他,
站在窗前,听到动静,他从容地挂断电话,转过身,脸上是毫无破绽的温和笑容:“寒舟,
你来了。”“你在跟谁通话?”沈寒舟的声音有些发紧。“哦,是研发部的李博士,
咨询一些技术细节。”顾云深走过来,自然地接过文件,“是这份需要签吗?
”沈寒舟盯着他,试图从那双平静的眼睛里找出哪怕一丝一毫的慌乱。
“你刚才说的论文……”“怎么了?”顾云深挑眉,神情无辜,“我听你提起过几次,
觉得很有意思,就找来看看。怎么,我理解得有错误?”他的解释合情合理,态度坦然自若。
沈寒舟所有涌到嘴边的质问,都被堵了回去。他只能看着顾云深流畅地在文件上签下名字,
那个签名,笔锋凌厉,力透纸背,与出事前一般无二。但沈寒舟心中的寒意却越来越重。
他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眼前这个有着顾云深面孔的男人,
内里似乎住进了一个陌生的、让他感到恐惧的灵魂。这个灵魂,正借着顾云深的躯壳,
悄无声息地窥视着,甚至介入着他的生活和工作。夜晚,沈寒舟独自一人在办公室,
调出了顾云深手术前后的所有脑部影像资料。他一遍遍地比对,
试图找出任何可能被忽略的异常信号。屏幕上,灰白相间的脑组织切片冰冷而沉默,
如同一个巨大的谜团。他想起手术中一个极其短暂的瞬间,在清除血块后,
附近一个通常被认为与深层潜意识和非自主记忆相关的区域,
曾出现过一丝微弱的、异常的电信号波动,当时他以为是仪器干扰,并未深究。现在,
这个被忽略的细节,像鬼火一样在他脑海中闪烁。难道……那场手术,
打开的不仅仅是生与死的大门,还释放了某种更可怕的东西?就在他心神不宁之际,
手机响了,是苏晚。她的声音带着喜悦和期待:“寒舟,云深说他感觉好多了,
想约我们周末一起去看看他出事的那栋别墅,他说……也许能帮助他想起些什么。
”沈寒舟的心,猛地一沉。重返现场?顾云深,你到底想做什么?
第二章:深渊回响周末的天气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地压着城市,
仿佛随时都会坠下倾盆大雨。前往郊区别墅的路上,车内的气氛微妙得令人窒息。
苏晚坐在副驾驶,时不时通过后视镜担忧地看一眼后座的顾云深。
顾云深则安静地望着窗外飞逝的景物,侧脸线条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有些模糊不清。
沈寒舟紧握着方向盘,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重返事故现场的建议是顾云深主动提出的,
美其名曰“情境再现”或有助于记忆恢复。但沈寒舟只觉得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而他正载着身边最重要两个人,一步步驶向陷阱的中心。别墅因为主人的意外已久未有人气,
推开厚重的橡木门,一股混合着灰尘和霉味的冷空气扑面而来。客厅里的家具都蒙着白布,
像一个个沉默的幽灵。空旷的房间里,脚步声回荡得格外清晰。
“就是这里……”顾云深站在楼梯口,仰头望着那道旋转而上的、铺着深红色地毯的楼梯,
声音飘忽,“我就是从这里摔下来的。”苏晚忍不住上前一步,挽住他的胳膊,
声音带着哭腔:“云深,别再想了,我们回去吧。”顾云深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
目光却依旧锁定在楼梯顶端:“不,晚晚,我需要面对。”他转向沈寒舟,眼神平静得可怕,
“寒舟,你当时……不在场,对吧?警察的报告怎么说?
”沈寒舟的喉咙有些发干:“报告说是意外失足。现场没有搏斗痕迹,
你的鞋底检测到楼梯地毯的纤维,符合滑倒的特征。”这些说辞,
他在心里已经重复了无数遍,此刻说出来,却依然感到心虚。那晚,他确实不在现场,
但他和顾云深在电话里的激烈争吵,却是事实。如果警方深入调查,很难说会不会发现端倪。
“意外……”顾云深咀嚼着这个词,缓缓踏上第一级台阶。“可我总觉得,
好像忘了什么很重要的事情。”他一步一步向上走,动作缓慢而稳定。
沈寒舟和苏晚紧跟在他身后。楼梯并不算长,但每走一步,沈寒舟都觉得心跳加速一分。
他死死盯着顾云深的背影,试图看穿那副皮囊下的真实意图。走到楼梯中段,
顾云深突然停下脚步,转过身,面向下方。这个角度,正是他当时跌落的位置。
他的目光扫过沈寒舟,又落在苏晚身上,嘴角勾起一个极淡、几乎看不见的弧度。
“我想起来了……”他轻声说,声音在空旷的别墅里产生诡异的回音。苏晚屏住呼吸,
眼中燃起希望。沈寒舟的心却提到了嗓子眼。“那天晚上,我接到一个电话。
”顾云深的目光变得悠远,仿佛在努力回忆,“电话里的人……声音很熟悉,
他说有关于晚晚的急事要告诉我,让我务必来这里等他。”沈寒舟的血液瞬间冰凉。那晚,
他和顾云深争吵的导火索,正是苏晚。他警告顾云深离苏晚远点,顾云深则嘲讽他优柔寡断,
不配得到苏晚。争吵的最后,他确实冲动地说过一句:“顾云深,我们当面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