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全本阅读

打开
A+ A-
A+ A-

第二天,我和林溪组成了“吐槽者联盟”的2.0升级版。

白天,她依旧是那个跟在我身后,虚心请教“苏姐,这个API怎么调用”的小白实习生。

一到晚上,我们就在公司的某个空会议室里,秘密复盘当天的调查进展。

林振华给了我一个几乎等同于CTO的后台最高访问权限。

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我没有直接去翻查访问日志,那太容易被发现。

我决定用我自己的方式。

我利用我平日里为了摸鱼而找到的那些系统漏洞——那些我曾经在林溪面前疯狂吐槽的“垃圾设计”,写了一个***小程序。

它像一个幽灵,悄无声GI地附着在“天穹”项目的核心数据库上,只记录所有敏感数据的读取和导出操作。

并且,这个程序的日志,会加密后发送到我一个废弃多年的***上。

这事我没告诉任何人,包括林溪和林振华。

这是我的底牌,也是我的护身符。

两天后的深夜,我收到了第一份异常报告。

监控显示,在凌晨三点这个万籁俱寂的时刻,有人通过一个特定的IP地址,批量导出了“天穹”项目的用户行为模型数据。

我立刻追查那个IP。

物理位置……就在我们部门!

更精确一点,就在张伟的工位附近。

我把这个发现告诉了林溪。

她在视频会议的另一头,秀眉微蹙。

“张伟?我爸提过这个人。”

“说他太会表现,擅长做PPT,但每次负责的项目,交付质量都一塌糊涂,BUG多得像筛子。”

我冷笑一声:“可不是么,他最擅长的,就是把别人的功劳做进他的PPT里。”

我心里有了个初步的计划。

张伟这个人,贪婪且自负。

只要我稍微露出一点破绽,他一定会再次出手。

我决定进一步获取证据,我要在他下一次导出数据的时候,抓他个现行。

我开始着手部署一个陷阱,一个基于数据库触发器的抓包程序。

然而,我还是低估了张伟的阴险。

就在我部署计划的第二天下午,公司内网的匿名论坛“畅言阁”里,突然爆出了一个帖子。

标题又红又粗,充满了煽动性:

【惊爆!技术部某苏姓女组长,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将公司早期项目代码盗卖给外包公司牟利!】

帖子下面,附上了几张伪造的聊天记录截图。

截图里,“我”的头像和一个备注为“代码回收商”的人,正在热火朝天地讨价还价。

“这一套框架,打包价五万,不能再少了。”

“苏姐,老客户了,四万五,马上转账。”

下面,还有一张伪造的银行转账截图,收款人姓名那一栏,赫然写着“苏然”。

金额,四万五千元。

帖子发出来不到十分钟,就被顶上了热门。

我看着那个帖子,浑身发冷。

这截图做得天衣无缝,甚至连我的说话语气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最致命的是,那个收款账户,确实是我的名字。

虽然那是我大学时办的一张卡,早就停用了,但账户名是真的!

部门的工作群瞬间炸了。

几十条消息弹出来,全是@我的。

张伟第一时间在群里跳了出来,发了一个震惊的表情。

“@苏然,苏然,这肯定是个误会吧?你快出来跟大家解释一下啊!我相信你不是这种人!”

他这句“我相信你”,比直接骂我还要恶毒。

他把我架在了火上,逼我当众自辩。

而自辩,在这种情况,往往等于自证。

部门总监的电话立刻打了过来,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

“苏然,你现在来我办公室一趟。”

十五分钟后,我被暂停了所有项目权限,电脑被信息安全部的人贴上了封条。

我被要求停职,接受调查。

我从总监办公室走出来的时候,整个部门的人都在看我。

那些眼神,有怀疑,有鄙夷,有幸灾乐祸。

我看到了张伟,他站在人群外围,对我露出了一个充满同情和惋惜的表情。

但我看得清清楚楚,他眼底深处那压抑不住的得意和狠毒。

这是他的圈套。

他先下手为强,在我查到他之前,先把我彻底搞死。

我百口莫辩。

我愤怒,无助,像一头被困在笼子里的野兽。

我甚至开始怀疑,林振华是不是从一开始就在利用我。

用我这条命,去钓张伟这条鱼。

我完了。

全文阅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