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鉴昭雪》是作者苏卿晚的经典作品之一,主要讲述苏卿晚萧彻魏坤的故事,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简介如下:...
消毒水的味道仍残留在鼻腔,沈砚秋握着解剖刀的手却骤然一顿。
她的视线从显微镜下的组织切片移开,目光落在手术台上那具西汉古尸的右手 —— 古尸枯槁的指节间,正死死攥着一面巴掌大的青铜镜。
镜面覆盖着三千年的铜绿,在手术室灯光下泛着诡异的流光,镜缘的缠枝纹仿佛活了过来,顺着古尸的指节蜿蜒爬行。
“沈老师,这镜子……” 助手小陈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音,打破了手术室的寂静。
沈砚秋没有接话,指尖轻轻叩击镜背。
作为首席法医,她解剖过三千七百一十六具尸体,从战国诸侯到昨夜的无名尸,却从未见过如此怪异的青铜镜 —— 它的重量不符合常理,敲击时的回声像是裹着什么活物,沉闷又诡异。
突然,古尸的胸腔发出 “咔哒” 一声轻响,仿佛肋骨在胸腔内转动。
沈砚秋皱眉凑近,解剖刀刚触碰到古尸的胸骨,那面青铜镜骤然炸开刺目的白光!
强光如烧红的烙铁般烫进瞳孔,她听见小陈尖叫着撞翻器械盘,金属碰撞声尖锐得如同玻璃碎裂。
掌心的青铜镜烫得惊人,镜缘的缠枝纹像是有了生命,狠狠咬进她的皮肉。
“抓住它……” 一个嘶哑的女声突然在耳边响起,分不清是古尸的呓语还是自己的幻听。
沈砚秋想甩开镜子,却发现镜面正在龟裂,每道裂痕里都渗出暗红的液体,色泽鲜活得像刚流出的血。
“沈老师 ——!” 小陈的呼喊越来越远,强光吞噬了所有声音。
沈砚秋感觉自己像被扔进滚筒洗衣机,五脏六腑都在错位,唯有掌心那道被镜缘划破的伤口,还在突突地跳动,与青铜镜的震颤完美重合。
不知过了多久,刺骨的寒意猛地将她拽回现实。
鼻腔里的消毒水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霉味、稻草腐烂的酸气,还有若有若无的血腥味。
她费力地睁开眼,视线里的白大褂变成了粗麻囚服,手术室的无影灯换成了地牢顶那方漏雨的破窗,雨水混着泥水滴在脸上,冷得她打了个寒颤。
“咳……” 喉咙干疼,呼吸困难。
沈砚秋挣扎着想坐起来,后背却撞上冰冷的石壁。
指尖抚过墙面,触感粗糙如砂纸,上面刻满歪歪扭扭的篆体,竟是《大靖律》的条文 ——“凡谋叛者,不分首从,皆凌迟……”
指尖骤然顿住。
大靖?这是哪个朝代?
她解剖过历史系的所有尸体,从未提及过这样一个朝代。
更诡异的是,刻痕里嵌着暗红粉末,指尖捻起一点搓碎,熟悉的铁锈味瞬间浓烈 —— 是血,有人用血在牢里刻完了整部律法。
“嘶 ——” 手心突然传来尖锐的刺痛。
沈砚秋低头,发现自己正攥着半截断裂的玉簪。
白玉染着黑褐色的血渍,断裂处平整得像被刀切开,边缘还留着细微的锯齿痕,绝非意外摔碎。
这不是她的手!
她猛地看向自己的手掌,纤细、苍白,虎口处有层薄茧,却绝不是那双常年握解剖刀、指节分明的手。
这双手太嫩了,像是养在深闺里的小姐。
混乱的记忆突然如潮水般涌进脑海:御史府的雕花木窗,母亲临终前塞到 “她” 手里的玉簪,父亲在朝堂上大喊 “臣有本奏” 的背影,穿黑衣的兵卒踹开家门,“罪臣苏振南意图谋反” 的嘶吼,地牢里发霉的稻草……
“午时三刻已到 ——” 粗犷的吆喝声从牢门外传来,震得她耳膜发疼。
沉重的铁门 “吱呀” 打开,穿朱红官服的监斩官提着令牌站在雨里,雨水顺着他的乌纱帽流苏往下滴。
“带罪臣之女苏卿晚!”
苏卿晚?
沈砚秋脑子 “嗡” 的一声。
这个名字在涌来的记忆里反复出现,是那个被抄家苏御史的独生女,也是…… 现在的她。
“磨蹭什么!”
两个狱卒架住她的胳膊,粗粝的麻绳勒进皮肉。
沈砚秋踉跄着被拽出地牢,刺眼的阳光让她瞬间睁不开眼。
刑场就在不远处的空地上,黑压压的人群围着高筑的断头台,雨丝里飘着烂菜叶和石子,砸在脸上生疼。
“快看!是苏家那狐狸精!”
“听说她爹勾结蛮族,要不是被魏大人发现,咱们大靖都要完了!”
“啧啧,长这么漂亮有什么用,还不是个叛***的种!”
污言秽语像毒蛇一样钻进耳朵。
沈砚秋死死咬着下唇,强迫自己冷静 —— 这是法医的本能,越是混乱越要抓细节。
人群里,一个穿青布衫的男人眼神躲闪,却在她看过去时迅速低下头,袖口沾着新鲜的泥土。
监斩官宣读圣旨时,左手始终按在腰间的玉佩上,指节发白。
断头台的木柱上刻着歪歪扭扭的 “苏” 字,像是用指甲抠出来的。
还有掌心的玉簪。
沈砚秋趁着狱卒推搡的间隙,把半截玉簪塞进囚服领口。
冰凉的玉石贴着皮肤,断裂处的锯齿硌着锁骨,疼得她愈发清醒。
这玉簪绝对有问题,原主死前攥得这么紧,绝不是偶然。
“时辰到!”
监斩官扔掉令牌,刽子手举起了明晃晃的鬼头刀。
鬼头刀的寒光在眼前炸开的瞬间,沈砚秋甚至已经想好了该如何记录自己的死亡 —— 颈椎第三节断裂,颈动脉破裂,死亡时间预计在三秒后。
可预想中的剧痛没有落下。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踏碎了刑场的死寂,像密集的鼓点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沈砚秋眯起眼,透过雨幕看见一抹明黄从街角疾驰而来,马背上的太监高举着卷轴,鎏金的圣旨边缘在阴雨天里依然晃眼。
“刀下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