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心《锦瑟华年长安风华录》是作者锦瑟薛进行精心细腻的描绘一篇佳作,情节起伏跌宕,令人遐想。主要内容简介:...
1 灯会初遇开元十八年,上元灯节,长安城不眠。朱雀大街上,千树银花如星雨,
万人空巷争观灯。十六岁的李锦瑟攥着半串糖葫芦,从熙攘人群中钻出,鹅黄裙裾迎风翻飞,
像暮春里最后一枝不甘凋谢的连翘。“阿鸾!你慢些!”身后传来侍女气喘吁吁的呼喊。
锦瑟回头,嘴角还沾着亮晶晶的糖屑,眉眼弯成月牙:“再慢些,最好的位置都要被占光了!
”她提起裙摆,灵巧地登上雁塔旁的观景台。从这里望去,
整个长安的灯火尽收眼底-宫城的琉璃瓦在灯海中泛着柔和的光,东西二市如两条璀璨星河,
街上游人如织,笙箫声远远传来,似有还无。“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她轻声吟道,眼眸被灯火映得发亮,“今年的灯节,比往年又热闹几分。”“姑娘好文采。
”身后忽然传来清朗的男声。锦瑟吓了一跳,转身看见一位青衫公子立于身后。
他约莫二十出头,眉目清俊,手持一柄白玉骨折扇,气质温润如玉。“这词不是我作的,
”锦瑟坦然道,“是前朝辛大家的句子,我只是借来应景。”男子微笑:“姑娘诚实可嘉。
在下崔瑾,字慕白,博陵崔氏。”“博陵崔氏?”锦瑟挑眉,“五姓七家之一的崔氏?
”崔慕白微微颔首,眼中有一丝世家子弟惯有的矜持。锦瑟却忽然笑了,
那笑声清脆如碎玉:“我乃陇西李氏,李锦瑟。这么看来,咱们还算门当户对?
”崔慕白被她直白的话语惊得微微一怔,随即失笑:“原来是李司空的千金,失敬。
”这便是开端-在长安城最灿烂的夜晚,两个身份相当的年轻人,在满城灯火里相遇。
---2 上巳情缘三月三,上巳节,曲江水畔。锦瑟与一众贵女在岸边祓禊,
纤纤素手撩起清澈的江水,洒向同伴,引来一阵娇嗔。她今日穿着杏子黄缕金百蝶穿花裙,
发间簪一支点翠步摇,行动时环佩叮当,引得岸边少年频频侧目。“瞧那边,
崔家九郎一直在看你呢。”表姐王七娘凑近,低声打趣。锦瑟抬眼望去,
果然见崔慕白与几位世家公子站在不远处的柳树下。他今日穿着月白长衫,头戴玉冠,
风姿特秀。见她看过来,他微微颔首致意。“不只崔九郎,”另一女伴笑道,
“那边新科进士们也都在往这儿瞧呢。”锦瑟顺着她的目光看去,
果然见一群身着青袍的年轻进士站在对岸,其中一人格外显眼-他身材高大,
眉宇间有一股不拘的野性,与周围文质彬彬的进士们格格不入。“那是谁?”她好奇地问。
“姑娘说的是那位?”旁边有知情的侍女接话,“那是今科武状元,薛晗薛将军。
听说出身寒门,但一身武艺了得,圣上亲自点的状元呢。”薛晗。锦瑟在心里默念这个名字,
见他忽然抬头,目光如电,直直撞上她的视线。那眼神太过锐利,让她心头一跳,
竟下意识移开了目光-这对她来说可是破天荒头一遭。“锦瑟脸红了!
”王七娘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奇事,拍手笑道。“胡说什么!”锦瑟嗔怪,
随手掬起一捧水洒向她。少女们的笑闹声惊起了岸边的水鸟,扑棱着翅膀飞向湛蓝的天空。
---3 端午剑舞五月五,端午佳节,大明宫麟德殿。宫中设宴,
三品以上官员及家眷皆在邀请之列。锦瑟随着父母入宫,第一次见识了皇家宴会的奢华。
殿内金碧辉煌,丝竹悦耳,宫女们身着彩衣,如蝴蝶般在席间穿梭。
锦瑟安静地坐在母亲身侧,看似娴静端庄,目光却早已将在场众人扫视一遍。
崔慕白坐在对面不远处,正与身旁的皇子交谈,举止优雅从容。而那位武状元薛晗,
则坐在武将席位的末座,腰背挺直,目不斜视,与周围推杯换盏的气氛格格不入。酒过三巡,
圣上忽然兴起,命新科进士们即兴赋诗。轮到薛晗时,他起身拱手,声音洪亮:“陛下,
臣一介武夫,不善诗词,愿舞剑助兴。”圣上抚掌大笑:“准!”薛晗解下佩剑,走至殿中,
剑出鞘的刹那,寒光四射。但见他身影矫健,剑法凌厉,时而如游龙戏水,时而如猛虎下山,
剑风呼啸,衣袂翻飞,满座皆惊。锦瑟看得入神,不觉已倾身向前。一曲剑舞毕,满堂喝彩。
薛晗收剑入鞘,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她的方向,微微停顿。“薛爱卿果然名不威风。
”圣上大悦,“赏金百两!”薛晗谢恩,退回座位。宴会继续,丝竹又起,
但殿中许多少女的目光,已不由自主地追随着那位英气逼人的武状元。宴席过半,
锦瑟借故离席,至殿外廊下透气。月华如水,洒在青石板上,远处太液池波光粼粼。
“李姑娘也不耐烦殿内的喧闹?”熟悉的声音自身后响起。锦瑟回头,见崔慕白缓步走来,
手中拿着两个酒盏。“崔公子不也一样?”她笑道。
他将其中一盏递给她:“这是西域进贡的葡萄酒,香甜不醉人,姑娘可愿尝一尝?
”锦瑟接过,轻抿一口,果香四溢:“果然好酒。”二人并肩立于廊下,一时无话。
月光将他们的影子拉长,交织在一起。“上次上巳节,本想与姑娘多说几句,可惜人多眼杂。
”崔慕白轻声道。锦瑟转着手中的酒盏,笑道:“今日不就说话了?
”他看着她被酒液染得嫣红的唇,目光温柔:“姑娘与传闻中很不相同。”“哦?
传闻中我是什么样子?”“都说李司空的独女,貌美如花,性子却像野马,不服管束。
”锦瑟咯咯笑起来:“这传闻倒是准确得很。”正当此时,一阵脚步声传来,
薛晗高大的身影出现在廊下。见到二人,他明显一愣,随即拱手行礼。“薛将军也出来透气?
”崔慕白从容问道。薛晗点头,目光落在锦瑟手中的酒盏上:“殿内闷热,出来走走。
”三人立在那儿,气氛微妙。锦瑟看看温文尔雅的崔慕白,又看看英气逼人的薛晗,
忽然觉得这情景有趣极了。“方才薛将军的剑舞,真是精彩绝伦。”她由衷赞道。
薛晗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姑娘过奖。”“听闻薛将军曾在边关驻守三年,
想必见过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锦瑟好奇地问。薛晗的目光变得悠远:“是。大漠的星空,
比长安的更加辽阔;边关的月亮,比宫中的更加孤冷。”他的话简短,
却勾勒出无限苍茫的景象,让久居长安的锦瑟心生向往。崔慕白轻轻摇晃手中的酒盏,
忽然吟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薛晗闻言,眼中闪过复杂神色:“王右丞的诗句,写尽边关将士的辛酸。
”三人再次陷入沉默。廊外忽然下起细雨,雨丝在月光中闪闪发亮,如银线从天而降。
“下雨了,”锦瑟伸手接住几滴雨珠,笑道,“端午的雨,吉祥着呢。
”两个男子看着她孩童般的举动,不约而同地露出微笑。---4 乞巧双赠七月七,
乞巧节,李府后院。锦瑟在院中设案,陈列瓜果,对月穿针。纤纤玉指捏着五彩丝线,
轻而易举便穿过最小的针眼,引来侍女们一阵赞叹。“姑娘手真巧,定能得织女真传,
将来嫁得如意郎君。”锦瑟但笑不语,将针线放下,抬头望向夜空中的银河。
牛郎织女星隔河相望,一年只得这一夕相会。“如此爱情,未免太苦。”她轻声道。
“姑娘说什么?”侍女没听清。锦瑟摇头,正要起身,忽然听见墙头有动静。众人警觉望去,
却见薛晗的身影出现在月光下。“薛将军?”锦瑟惊讶,
“你怎么...”薛晗从墙头轻盈跃下,手中捧着一只木盒:“冒昧打扰,
今日在西市见到此物,觉得适合姑娘。”锦瑟好奇地打开木盒,里面是一对玉雕的兔子,
栩栩如生,眼睛用红宝石镶嵌,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好可爱!”她由衷赞叹,
随即疑惑地抬头,“可是,薛将军为何送我礼物?”薛晗看着她,目光灼灼:“今日乞巧,
只是想见姑娘一面。”这话说得直白,让一向大方的锦瑟也红了脸颊。
侍女们识趣地退到远处,窃窃私语。“薛将军真是大胆,翻墙入院,就不怕被人当做贼人?
”锦瑟强自镇定,挑眉问道。薛晗微笑:“千军万马尚且不怕,何况李府高墙。”正说着,
前院忽然传来通报声:“崔公子到——”锦瑟一愣,薛晗也皱起眉头。片刻后,
崔慕白在管家引领下步入后院,手中同样捧着礼盒。见到薛晗,崔慕白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但很快恢复平静,彬彬有礼地拱手:“没想到薛将军也在。”薛晗还礼,
目光锐利:“崔公子也是来送乞巧礼的?”“正是。”崔慕白坦然道,将礼盒递给锦瑟,
“一点小心意,望姑娘喜欢。”锦瑟打开,是一架精致的小瑟,檀木为身,金丝为弦,
工艺精湛。“这瑟是我请宫中乐师特制,音色清越,想必合姑娘之名。”崔慕白温声道。
锦瑟轻轻拨动瑟弦,果然清音悦耳。她看着面前两位各具风采的男子,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崔慕白转向薛晗,忽然道:“久闻薛将军文武双全,不知可否赏脸,与在下对饮几杯?
”薛晗挑眉:“荣幸之至。”锦瑟诧异地看着二人,这情况与她预想的完全不同。
她原以为会是一场尴尬的对峙,谁知他们竟要和悦对饮?侍女们摆上酒席,
二人当真在院中石桌前坐下,举杯对饮起来。“听闻薛将军曾在陇右道大破突厥,
慕白敬佩不已。”崔慕白为薛晗斟酒。薛晗举杯:“侥幸而已。倒是崔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