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第一回 张献忠一怒剿四川 康熙帝传旨大移民
第二回 国应公拓荒鹅公包 李顺义寒窗苦读书
第三回 杨财主名噪柏树垭 富家女下嫁穷书生
第四回 入囹吾先生受酷刑 走关系艰难获重生
第五回 李漆匠柏树垭脱险 李秀才迁徙花子溪
第六回 李三爷奇门遁甲 青杠会会长执法
第七回 棒老二肆虐花子溪 李坤秀母女慑敌胆
第八回 杀猪匠夜梦七仙女 大拱桥夤夜闹鬼
第九回 李庭童年跑理县 李彬出世柏树垭
第十回 胡宗南兵败柏树垭 小儿童惊奇桃园坝
第十一回 小彬彬桃园坝遇险,玉皇庙母子斩蛇
第十二回 ***风暴起 王大才饮恨红旗镇
第十三回 大鸣大放大辩论 ***硕果又一新
第十四回 ***喜事有 一日千里神话多
第十五回 全民皆兵大生产 饿殍遍地公社天
第十六回 小龙女相亲遇雨 宴***良缘天成
第十七回 战四秋小儿逞凶,种高产群策群力
第十八回 姚元奇寝室悬牛肉 众小儿躶体吃米船
第十九回 古戏台李贵挺听戏 飞凤山赖狗儿入局
第二十回 李冰首次写诉状 瞎子告状南宁市
第二十一 回 牛司令错发转弯令 草帽河罗老师惊魂
第二十二回 沈万三揣金饿肚子 柳***巧计赛诸葛
第二十三回 袁天贵手痒乱写字 吴校长使诈破迷案
第二十四回 占鳌头李冰入名校,菜老师雪天痛折腰
第二十五回 李冰投石问苍天 文化***起波澜
第二十六回 邓校长两难小李冰 小老师三戏关玉容
第二十七回 小儿童离奇失踪 地主婆暴殄天物
第二十八回 胖老师老牛吃嫩草 表决心自戕野狼嚎
第二十九回 大***四海震荡 飞凤山李冰落魄
第三十回 大盗造反执牛耳 独脚兔祸乱乾坤
第三十一回 刘奶妈庙会结孽缘 张大发技穷乌龙场
第三十二回 风雪夜亲兄妹**,争柏树小欰铸大错
第三十三回 能驼子丑汉娶美妻,李宝廷小楼慑乡亲
第三十四回 李幽廷生产残次品 园垒垒饭馆受奚落
第三十五回 伟人出乾坤新气象 火焰场弟兄演双簧
第三十六回 沈刚爷享受李太白 ***接管潼川镇
第三十七回 沈刚命犯桃花运 校园内午夜惊魂
第三十八回 沈刚峨山当校长 听误传怀英诉奸情
第三十九回 懒癞子巧卖家具 王医生祛病除灾
第四十回 林芳芳拜师遇险 平平三戏王癞子。
第四十一回 平平醉酒火焰场 老母猪叫赴喜庆宴
第四十二回 张秀英认亲国防部 林芳芳千里走单骑
第四十三回 张***误批生猪条 王兰英一马跨双鞍
第四十四回 小龙女连降四麒麟 赖***磨盘梦黄粱
第四十五回 林平平七换檐檩 红颜女千里走单骑
第四十六回 冯玉容巧施美人计 麻***隔河抛白糖
第四十七回 修南桥民工陈尸 柳区长饮腹凯江
第四十八回 天兵天将搅乱好中华,知识青年发配穷山沟
第四十九回鮑俊芳举杯难主任 郭琳琳红颜酬知己
第五十回 小年轻偷鸡摸狗 回城路几多蹊跷
第五十一回野狗坡周玲玲受苦 弱女子六年踏上回城路
第五十二回 国策推行西川地 主任痛打柳丽丽
第五十三回 邓涛设计施报复 李冰避祸走乌龙
第五十四回 林芳芳一赴乌龙场 救危难李冰阻恶少
第五十五回 芳芳四赴乌龙场 李冰一探林平平
第五十六回 柳小海混混顶班 李冰刻苦读进修
第五十七回 李冰一探马家坪 历经艰辛出囚笼
第五十八回 卢半才办学藏私货 权邦彦钻营上宝座
第五十九回 马家坪工人欺土人 子房沟秃子执教鞭
第六十回 李冰一探秦家坝 大成剖腹害爱妻
第六十一回 张老师谬学谬教 李冰二探秦家坝
第六十二回 卢半才生产遇难 马家坪李冰盘算
第六十三回 奔利州李冰遇鬼 戏群僚游子南归
第六十四回 李厂长一马跨双鞍 跪尘埃无奈写伏辩
第六十五回 李厂长酒醉太白楼 张高工魂归离恨天
第六十六回 黄龙寺孙婷婷乞讨 张玲玲抚琴遇知音
第六十七回 张玲玲利州练小摊 恶城管白昼施***
第六十八回 敬子良祭祖柏树垭 副市长哑巴吃黄连
第六十九回 邱明新敛财出新招 柳丽丽扬名乌龙场
第七十回 柳丽丽花开二度 孤老妪游戏涪城
第七十一回 ***丹打工成二奶 邱明新卖国真奇才
第七十二回 狼狈为奸施巧计 官运亨通步步高
第七十三回 ***丹夜夜吹笙歌 柳丽丽痛哭火葬场
第七十四回 ***丹遛狗遇帅哥 邱卖光失却希望捐
第七十五回 柳志军求职九眼桥 黄秀琴金屋藏娇
第七十六回 黄小茂情定峨眉山 秀琴女饮恨锦江畔
第七十七回 柳志军渔跃跳龙门 使诡计猛男攀高枝
第七十八回 修高铁跨越发展 柳巨贪华光辉煌
第七十九回 二奶城姝丽会情人,惩巨贪国人发苦笑
第八十回 李竖屏家贫娶丑妻,李东东误入毒魔道
第八十一回 躲亲生李竖屏藏行 李东东蓉城撞天网
第八十二回 严满仓三女行孝道 老干部大怒交党费
第八十三回 双发市场遇故人,假医生原来真骗子
第八十四回,峨眉名山天下秀 和尚尼姑竞风流
第八十五回,清音阁风景秀丽 牛心亭和尚崽香客
第八十六回,武昌城黑店崽客 一八五列车奇遇
第八十七回,打工难变招工难,真是***两重天
第八十八回 接电话李冰脱险,大地震解剖众生
第八十九回 搞搬迁国企破产,杨红樱采花老贼婆
第九十回 下九流人人皆富豪,凭谁问明星卖中华
第九十一回 侯秀英五年补读,女范进大笑大哭
第九十二回 张光华大度惊四座,红旗镇茶馆杠上花
九十三回 教育局帅众吃国企 天门市李冰当贵宾
第九十四回 玩陀螺老头惹官司,靓导游大巴变夜叉
第九十五回 养宠物国人用心 吃洋醋邱卖光断根
第九十五回 养宠物国人用心 吃洋醋邱卖光断根
第九十六回 杨***走马去上任 严太叶偷窥受酷刑
第九十七回 严太叶夤夜看*** 王乡长白昼戴绿帽
第九十八回 严太爷暗访淝水铺,杨***跪地认干爹
第九十九回 光棍节刘冰听名曲,刘鹏举暴富园艺山
第一百回 求仙长刘鹏举老来得子绑票案太蹊跷午夜惊魂
前言
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沈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这首西江月道的是人之常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其诗如画,勾勒出几多凄惶与苍凉!
又言:人生如梦,梦中自己还是个小儿,堪堪醒来,已是满头白发,垂垂老矣!现在时新火葬,不敢说七旬老翁是棺材瓤子,只能说是火葬场的备用燃料而已。看川剧白帝托孤,大耳李备长长的白胡子,颤颤巍巍的样子,却只有六十三岁。笔者比他大出十几春,自知之明:时日已是孔乙己的茴香豆——多乎哉,不多也,自然规律,秦始皇、汉武帝、成吉思汗何等样人都无法抗争,我辈委实沉沦于蒿莱之中一介布衣。又当有何能为!
我是个乐天派,从不惧怕末日。
再言:鸟之将死,其鸣也悲,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在这种时候,总想说一些真实的话,想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说将出来,把自己想赞美的的东西,夸上几句;也想把耳闻目睹的邪恶,暴露在太阳下!想以笔为鞭子,鞭笞几下。
吾辈觉得:不说出来,就骨鲠在喉,不吐不快;该鞭笞的不鞭笞,对不起自己的正义,对不起善良的同胞乡亲,对不起养育我的祖国河山,对不起每日每时俯瞰我的苍天!
我是学理科的,不善言辞,羞于谈文化功底。但我愿庶竭驽钝。我说的每一件事都是苍天作证、瀚海为凭,活脱脱千真万确。多少事,或令人瞠目结舌、或令人扼腕叹息、或令人捶胸顿足、或令人啼笑皆非、或令人拍案惊奇!凌濛初老先生如果有吾辈题材,就不会只有《二刻》,他一定会挥起如椽大笔,以他文豪的雷庭万钧之力,打造不朽的《三刻拍案惊奇》,但是昔人已骑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他不能写了,我欲完成凌濛初老先生的遗愿,奈何力不从心,徒有一腔热忱而已!仿而效之,却不伦不类,不仅贻笑大方,而且贻笑中方,但是,我要说:
“朋友,看一看真过瘾,通三焦,透百汇,何其乐哉!”
飞凤山人
第一回 张献忠一怒剿四川 康熙帝传旨大移民
话说大明崇祯年间,国事维艰,内忧外患如影随形。东境之上,努尔哈赤率领的女贞部族频频叩关辽东,败报如雪片般飞入紫禁城;西疆大地,***揭竿而起,更有李自成、张献忠等枭雄聚众反叛,天下动荡不安。崇祯帝心急如焚,急命洪承畴、孙传庭经略潼关。孙传庭素有智谋,身经百战,于米仓山与张献忠的乌合之众展开激战。张献忠大败,只得向人烟稀少的四川东北方向仓皇逃窜。为补充军中给养,沿途免不了烧杀抢掠,川北百姓因此深陷苦难之中。
一个寒冬的夜晚,漆黑的天空不见半点星光,北风在山谷中汇聚起狂暴的力量,如雄狮怒吼,似猛兽嚎叫,其间还夹杂着无数冤魂的凄厉哭嚎。张献忠驻扎的河谷营帐群北头,一团火光骤然燃起,这是不堪压迫的川北农民的绝地反击。刹那间,火团化作火龙,绵延十多里的连营被烧得七零八落。本就被孙传庭重创的张献忠,此刻更是雪上加霜,只得带领残部向南逃往达县,行军途中,士气低落,他本人也是心情沮丧到了极点。
有菩萨蛮·书米仓山为证:
米仓山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士兵泪。
西北望潼关,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逃亡路上,军中粮草匮乏,士兵们吃了些不干不净的东西,张献忠也染上了腹泻之症。一日,他离队去大解,完事之后,只觉***灼痛难当,便在草丛中顺手拔起一把青草擦拭。可这一擦,剧痛瞬间袭来,张献忠疼得大声咆哮:“四川的人可恶,竟敢烧毁某家营帐;四川的草都这么可恨,竟也敢欺辱老子……”
原来,他顺手拔下的竟是荨麻,这是一种有毒的野草,即便是健康的皮肤接触后都会疼痛难忍,更何况是已经发炎的患处。那种撕心裂肺的疼痛,可想而知。
于是,一道惨绝人寰的命令从张献忠口中发出:杀、杀、杀……
从达县开始,张献忠率军向成都进军,一路上见人就杀,无论老弱病残,还是妇孺孩童,都未能幸免。一时间,四川大地天昏地暗、哀鸿遍野,一个个无人区接连出现。
十里无人烟,百里无鸡鸣。
这便是四川民间传说中“八大王剿四川”后的惨状。
后来,张献忠在西充县凤凰山被杀,幸存的四川人才稍稍松了口气。只是经此浩劫,四川人口锐减,大约仅剩下原来的两成。本就人口不多的四川,尤其是从达县到岷江上游一线以北的区域,更是十室九空。
时光荏苒,百年光阴转瞬即逝,历史的车轮驶入康熙时代。康熙大帝雄才大略,***、西征吐鲁番、平定三藩之乱,缔造了四海升平、海晏河清的盛世局面。
一日,康熙查看奏折,得知四川人口不足百万,心中忽然有了想法,随即下旨,从人口稠密的地区移民百万到四川。
圣旨传到湖广总督手中,总督立刻着手筹办此事。
湖北麻城县孝感乡是个人口稠密、物产丰饶的地方,被分配到一千人的移民任务。
起初,官府号召百姓主动报名移民,可接连几日,都无人响应。谁也不愿背井离乡,去往那传说中的蛮荒之地。无奈之下,官府只得采取强制移民的办法。
离孝感乡衙门仅两里路的一个村子,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利设施完备,是个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只因人口稠密,成了移民的重点对象。村子东头有一户人家,原本有十多口人,一场瘟疫过后,只剩下二十六岁的遗孀和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家道中落,在当地势单力薄。村长是个三角眼,满肚子坏水,心里盘算着:把这孤儿寡母列进移民名单,他们名下的十五亩土地不就可以归自己了吗?
这个被选中的小男孩名叫李国应,那位二十六岁的遗孀是他的婶娘。上有康熙的圣旨,下有居心叵测的村长,他们被划入移民候选人名单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村长用二十两白银“买”下了李国应家的全部土地和五间瓦房,婶娘满含泪水,收拾起可以带走的细软,拉着侄儿加入了移民大军。他们先是乘坐移民专用船逆汉水西行,之后又徒步从勉县经过阳平关向南行进。历经千辛万苦,跋山涉水三个多月,才被集中遣送到中江县境内,之后便要自行寻找地方落脚。
中江县境内多是深丘陵山区,两人走了五六十里路,也不知到了什么地方。李国应看见半山坡上有四间瓦房,便对婶娘说:“我们去那里看看吧!”婶娘早已累得走不动了,便同意了侄儿的提议。
到了坡上一看,房屋里空无一人,每间屋子都积着厚厚的灰尘,抬头望去,能看到阳光从屋顶的缝隙中透***来。显然,这是当年被张献忠剿杀后留下的无人居住的百年老屋。让他们惊喜的是,房屋的门窗尚且完好,连锅碗瓢盆都有,只是铁锅早已锈烂。桌子、凳子、床以及一些农具也都还在,稍加收拾便能居住。两人喜出望外,决定就在这里安家。经过几天的收拾,李国应这个老旧的新家总算勉强可以住人了。
这一天,婶娘正在屋里煮饭,屋顶升起缕缕炊烟。李国应在坡上四处查看,忽然看见一个人从坡下的小路上走来。他连忙叫婶娘出来看,果然,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来到了屋前。
原来,这汉子也是从湖北来的移民,他还带来了一些有用的信息:这个地方叫鹅公包,离这里八里路有个小场镇叫柏树垭,场镇上可以买到一些生活用品,他去过那里。他是从场镇回自己新家的,他家就在离这不远的敬家湾,刚才看见这里有炊烟,猜测也是老乡,便过来看看。汉子自我介绍名叫张才木。
真是大喜过望!
正是:大王无故灭众生,惨绝人寰恨煞人,
男孩无助为弱小,千里移民费苦辛,
且喜空屋得居住,不缴物管太省心,
今日地产大老板,羡慕未做康熙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