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玉玺它不导电啊》是所著的一本已完结的,主角是赵瑾,人生不需要太多的感叹,只要是读过的人,都懂。精彩内容概括:...
1 泡面与城楼李狗蛋觉得自己的人生就像一碗没泡开的泡面,潦草,仓促,
还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糊味。他最后的记忆停留在网吧包间里,凌晨三点,
屏幕上《三国志》的战场正打得如火如荼,他操控的“大胤”势力刚拿下襄阳,
正准备挥师北上。手边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汤洒了小半,浓郁的油脂混着葱花在桌面上晕开,
像幅抽象的战败图。大概是太激动,也可能是泡面汤的热气熏得脑子发懵,他猛地咳嗽起来,
那口带着牛肉粒的面汤像道暗器,精准地呛进了气管。窒息感来得又快又猛,
眼前的屏幕开始旋转,耳边的键盘敲击声、邻座的骂骂咧咧声都渐渐远去,
只剩下自己越来越急促的呼吸声,像个破风箱。最后,
他似乎看到屏幕上的“大胤”旗帜倒了,然后,彻底陷入黑暗。再睁眼时,
不是医院的白色天花板,也不是传说中奈何桥的昏暗,而是刺得人眼睛生疼的阳光,
和呼啸着刮过脸颊的冷风。“嘶——”李狗蛋倒吸一口凉气,这风跟刀子似的,
刮得他脸皮发麻。他下意识地想缩脖子,却发现自己正蹲在一个硬邦邦、冷冰冰的地方,
低头一看,是青灰色的城砖,缝隙里还嵌着冰碴子。
身上穿的也不是他那件印着“拆迁办实习”的旧T恤,而是一件灰扑扑的袍子,料子粗糙,
领口磨得脖子发痒。怀里还揣着个硬得像石头的东西,他掏出来一看,是个麦饼,冻得梆硬,
咬一口能硌掉牙。“这是哪儿?拍电影呢?”李狗蛋嘟囔着,环顾四周。
他正蹲在一座城楼的垛口边,脚下是绵延起伏的城墙,青灰色的砖石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一眼望不到头。城墙下是枯黄的草地,再远处,是灰蒙蒙的天际线,
隐约能看到起伏的山脉轮廓。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马粪、汗水和某种说不清的腥膻味,
和网吧里的泡面味、烟味截然不同。“殿下,您咋还在这儿啃麦饼呢?天儿多冷啊!
”一个带着哭腔的声音在旁边响起。李狗蛋转头,看见一个穿着同样灰扑扑衣服的小年轻,
十五六岁的样子,脸蛋冻得通红,鼻子尖上挂着鼻涕,手里还攥着半截啃剩的羊腿骨,
油乎乎的。“殿下?”李狗蛋指了指自己,“你叫我?”“是啊殿下,”小年轻眨巴着眼睛,
一脸担忧,“您可是七皇子赵瑾啊,虽说被贬到雁门关戍边了,那也是金枝玉叶,
哪能蹲在这儿吹风啃冻麦饼呢?奴才给您揣了个热乎的羊腿,您尝尝?”七皇子?赵瑾?
雁门关?这几个词像炸雷一样在李狗蛋脑子里响开。他猛地站起来,因为蹲太久,腿一麻,
差点摔下去,幸好小年轻眼疾手快扶住了他。“我……我是赵瑾?”李狗蛋,哦不,
现在可能是赵瑾了,声音都在发颤。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骨节分明,
比他那双常年握扳手、满是老茧的手要白皙秀气些,但也带着薄茧,像是常年握笔,
又像是……握过兵器?就在这时,一个毫无感情的机械音在他脑子里响起:【叮!
检测到宿主灵魂稳定,身份绑定成功。】【欢迎来到大胤王朝,
宿主:赵瑾(原名:李狗蛋)。】【新手任务发布:戍边三年。
任务要求:在雁门关坚守三年,不得擅自离开。】【任务奖励:解锁技能“基建狂魔”。
】【系统提示:请宿主尽快适应新身份,完成任务,否则将面临未知惩罚。】李狗蛋,不,
赵瑾,彻底懵了。穿越?系统?任务?他这是……把自己呛死之后,
穿进了自己玩的那款《三国志》类似的古代背景里?还成了个被贬到边境的倒霉皇子?
“不是吧……”赵瑾捂着额头,感觉一阵天旋地转。他穿越前是个刚毕业的大专生,
学的土木工程,在一家施工队当实习技术员,每天跟着师傅跑工地,
测标高、看图纸、搬砖和泥,最大的梦想是攒够钱买辆二手电动车,
结果现在……成了个皇子?还是在边境喝西北风的那种?“殿下,您咋了?是不是冻着了?
”小年轻,也就是亲兵小张子,紧张地看着他,“要不咱回营寨歇着去?”赵瑾摆摆手,
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事已至此,想回去是不可能了,
泡面汤都把他呛死了,总不能指望再呛回来。眼下最重要的是活下去,完成那个什么破任务。
戍边三年,解锁“基建狂魔”?赵瑾嘴角抽了抽,这系统还挺懂他。搞工程,他可是专业的。
穿越前在施工队,从地基挖到主体封顶,他啥没见过?虽然古代这条件……有点简陋,
但问题不大,办法总比困难多。“小张子是吧?”赵瑾定了定神,努力摆出一副皇子的架子,
虽然他自己都觉得别扭,“外面啥情况?刚才听你说……匈奴人?”“是啊殿下,
”小张子苦着脸,指了指关外,“这帮孙子天天来骂阵,骂得可难听了,
咱将士们都快憋不住了。”赵瑾顺着他指的方向探头往关外一瞅,好家伙。关外的平地上,
黑压压的一片骑兵,粗略一看,得有上千人。那些人穿着皮袍,骑着瘦马,手里挥舞着弯刀,
最前面还扯着一块脏兮兮的布条子,
上面用不知道什么颜料写着几个歪歪扭扭的大字——“大单于万寿无疆”。
领头的是个络腮胡壮汉,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正扯着嗓子嗷嗷叫,
说的是半生不熟的汉话:“赵瑾小儿!缩头乌龟!有种出来单挑!汝母婢也!
”后面的匈奴兵跟着起哄,污言秽语此起彼伏,难听至极。城楼上的守军气得脸色铁青,
握着兵器的手都在发抖,好些人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就等将领下令冲出去干一架。
赵瑾却异常平静。他默默从怀里掏出个东西——那是他穿越过来时,
唯一跟着他的现代物件:一个印着“拆迁办”三个烫金大字的深蓝色保温杯。他拧开盖子,
一股枸杞和菊花的清香飘了出来,他对着嘴,慢悠悠地灌了一口温热的水。
穿越前他总熬夜打游戏、跑工地,师傅说他年轻不爱惜身体,塞给他这个保温杯,
让他多喝点枸杞菊花茶养养。没想到穿越了,这杯子还跟着,
成了他在这个陌生世界唯一的念想。“殿下,您还喝上了?”小张子急得直跺脚,
“他们都骂到您娘头上了!”赵瑾放下保温杯,擦了擦嘴,
眼神里闪过一丝来自现代工程人的冷静和……腹黑。“急什么?”他拍了拍小张子的肩膀,
“骂几句又不会掉块肉。他们不是喜欢叫阵吗?咱给他们整点新鲜的。
”他转头对旁边一个看起来像是小队长的士兵说:“去,
叫弟兄们把工具房里的铁锹、锄头都扛出来,再找点竹子,削尖了备用。
”小队长愣了:“殿下,这是要干啥?匈奴人在骂阵,咱不准备弓箭,拿这些农具干啥?
”“让你去就去,哪那么多废话?”赵瑾瞪了他一眼,拿出点皇子的威严,“出了事我担着。
”小队长虽然纳闷,但还是领命去了。小张子在旁边看得一脸茫然:“殿下,
咱这是……要种地?”赵瑾嘿嘿一笑,露出一口白牙,那笑容看得小张子有点发毛,
总觉得自家殿下好像跟以前不太一样了。“种啥地?”赵瑾指了指关外匈奴人最密集的地方,
“咱搞点基础建设,给他们修个‘惊喜’。”当天下午,关外的匈奴人就发现,
城楼上的明军没动静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群扛着锄头、铁锹的士兵,
在关前的平地上吭哧吭哧地挖起了沟。领头的络腮胡单于,也就是刚才骂阵最凶的阿古拉,
眯着眼睛看着这一幕,有点懵。“他们这是干啥?准备在这儿种麦子?
”阿古拉问旁边的副将。副将也挠挠头:“不清楚啊大单于,
这赵瑾小儿莫不是被咱们骂傻了?”更让他们看不懂的是,明军挖的沟还不浅,挖完之后,
还往里面密密麻麻地插满了削尖了的竹片,闪着寒光,看着就瘆人。忙活了大半天,
明军终于停了手。他们在沟旁边立起了一块木板,
上面用炭笔歪歪扭扭地写着一行汉话:“前方施工,绕行五公里,违者罚款二十两银子。
”阿古拉:“???”匈奴兵:“???”罚款?罚谁的款?他们匈奴人啥时候受过这气?
还二十两银子?他们抢都不一定能抢这么多!阿古拉气得哇哇叫,当即就要下令冲过去,
把那块破木板给劈了。“大单于,别冲动!”副将连忙拉住他,“那沟里有竹片,
看着就危险,万一……”阿古拉一甩袖子:“怕什么?一群挖沟的农夫,
还能挡住我们草原的雄鹰?冲!把他们的沟填了,把人抓来给我当奴隶!
”一群匈奴骑兵嗷嗷叫着冲了过去,结果刚跑到沟边,就有人没注意,连人带马摔了进去,
竹片瞬间刺穿了马腿和人的皮肉,惨叫声此起彼伏。后面的人连忙勒住马,
看着那深沟和里面的尖刺,再看看那块写着“罚款”的木板,突然觉得这赵瑾小儿,
好像有点邪门。城楼上,赵瑾捧着他的拆迁办保温杯,看着关外乱成一团的匈奴人,
满意地点点头。“小张子,你看,”他指着下面,“这就叫技术防御,比光骂人管用多了吧?
”小张子目瞪口呆,半晌才竖起大拇指:“殿下……您真厉害!这招太损了!”赵瑾笑了笑,
没说话。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戍边三年,他不仅要活下去,还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
把这雁门关打造成一个固若金汤的堡垒。他望着远处的草原,心里默念:匈奴人,系统任务,
基建狂魔……都放马过来吧。老子当年在工地,连甲方爸爸的无理要求都能搞定,
还怕你们这些古代骑兵?2 基建的序幕雁门关的冬天来得早,风跟狼嚎似的,
没日没夜地刮。赵瑾裹紧了那件不算厚实的袍子,缩在临时搭建的营寨里,
看着桌上那张简陋的雁门关地形图,眉头紧锁。这营寨还是他刚来时那副破烂样子,土坯墙,
茅草顶,风一吹就漏,晚上睡觉能冻醒好几次。士兵们的装备也差,
大多是些锈迹斑斑的刀枪,弓箭的弓弦都快磨断了,过冬的棉衣更是少得可怜,
好多人都穿着单衣,冻得瑟瑟发抖。“这哪是戍边,这是来送死的吧?”赵瑾忍不住吐槽。
他原以为皇子戍边,就算不受重视,好歹吃穿用度能跟上,没想到这么惨。
看来这位原主七皇子,在京城是真不受待见。【系统提示:宿主当前所处环境恶劣,
士兵 morale(士气)低下,不利于任务完成。建议尽快改善基础条件,
提升军队战斗力。】系统的提示音倒是挺及时。赵瑾叹了口气,确实,就这条件,
别说守三年,能不能撑过这个冬天都难说。“小张子,”赵瑾喊道,“去把军需官给我叫来。
”小张子应声而去,不一会儿就领来一个干瘦的老头,穿着件打满补丁的官服,低着头,
战战兢兢的。“殿下,您找小的?”军需官王老头声音发颤,似乎很怕这位七皇子。
赵瑾也不绕弯子,直接问:“营里还有多少粮草?棉衣、药材、兵器这些,库存都报一下。
”王老头苦着脸,从怀里掏出个破账本,翻开看了看:“回殿下,粮草……还够吃一个月的,
不过都是些陈米和麦麸,肉干早就没了。棉衣嘛,总共就剩二十来件,还是补丁摞补丁的。
药材更少,就点止血的草药,治风寒的都没了。兵器……能凑合用的刀枪也就百十来把,
弓箭缺弦,盾牌也坏了不少。”赵瑾听得眼皮直跳。这哪是缺物资,这是赤贫啊!
“朝廷的粮草和军饷呢?没送来?”提到这个,王老头更委屈了:“送是送了点,
可都被上面克扣了。雁门关偏远,朝廷不重视,那些押运的官差层层盘剥,
到咱这儿就没剩多少了。前几个月还送过一次,说是给过冬的,结果就来了两车发霉的米,
还不够塞牙缝的。”赵瑾捏了捏拳头。他算是明白了,这位七皇子不仅不受宠,
还被人当成了弃子,扔到这雁门关自生自灭来了。指望朝廷?那还不如指望自己手里的铁锹。
“行,我知道了。”赵瑾挥挥手,让王老头下去了。他在营寨里转了一圈,
看到士兵们三三两两地缩在角落里晒太阳,一个个面黄肌瘦,眼神涣散。有几个冻得厉害的,
正用草绳把腿绑起来取暖。“这样不行。”赵瑾心里暗道。人是铁,饭是钢,没有吃的,
没有保暖的,再能打的兵也扛不住。更别说他还想***建,没人力物力,啥也干不成。
他回到自己的营帐,也就是个稍微大一点的茅草屋,拿出那个拆迁办保温杯,
又喝了口枸杞水。思考了半天,他决定先从解决温饱问题入手。“小张子,
你知道这附近有啥能吃的吗?比如野菜、野果,或者能打猎的地方?
”小张子想了想:“野菜的话,山脚下有不少,就是现在天寒地冻的,不好找。打猎的话,
关外的草原上有黄羊、野兔,不过匈奴人看得紧,咱们不敢过去太远。
”赵瑾点点头:“那这样,你去挑几十个身体壮实点的士兵,分成两队。
一队跟着你去山脚下挖野菜,注意安全;另一队去找找附近有没有溪流或者湖泊,
看看能不能凿冰捕鱼。”“挖野菜?捕鱼?”小张子愣了,“殿下,咱是士兵,不是猎户啊。
”“现在是特殊时期,先填饱肚子再说。”赵瑾瞪了他一眼,“告诉弟兄们,
挖到的野菜、捕到的鱼,回来统一分配,多劳多得,保证人人有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虽然这里没有重赏,但“多劳多得”四个字还是让士兵们动了心。毕竟,总比饿着肚子强。
小张子领命去了,很快就组织了一队人出发。赵瑾则带着剩下的人,
开始琢磨改善营寨的防御和居住条件。“弟兄们,光靠挖野菜不是长久之计,
咱得把这雁门关守好,才能有好日子过。”赵瑾站在一块高地上,对着士兵们喊话,“现在,
咱们先把营寨的墙修一修,再盖几间结实点的屋子,至少得能挡住这寒风吧?
”士兵们面面相觑,没人动。他们早就被磨没了心气,觉得在这雁门关,能活着就不错了,
还修什么墙盖什么屋。赵瑾也不气馁,他知道这些人是被苦日子熬怕了。
他从怀里掏出一小块剩下的麦饼——这是他昨天省下来的,举起来说:“谁愿意跟***,
今天晚饭加一个麦饼!”这话一出,人群里有了点动静。
一个身材高大、脸上带疤的士兵站了出来:“殿下,真的加麦饼?”赵瑾认得他,
是个百夫长,叫李虎,据说以前是个猎户,射箭很准,性格也直爽。“当然是真的,
”赵瑾点头,“只要好好干,不仅有麦饼,以后还有肉吃!”“好!俺信殿下一次!
”李虎一挥手,“愿意干活的跟俺来!”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毕竟,一个麦饼的诱惑,
对饿着肚子的人来说太大了。很快,就有几十个人站了出来。赵瑾满意地点点头,
开始分配任务。“李虎,你带一队人,把营寨的土墙加高加厚,用黏土和石头混合,夯实了,
这样能挡风。”“剩下的人,跟我去砍树,咱们盖几间木屋,用木头当梁,茅草当顶,
再糊上泥巴,比现在这破屋子暖和多了。”说干就干。赵瑾虽然是个实习技术员,
但工地上的活他门儿清。砍树用什么工具省力,怎么搭木屋结构更稳固,他都讲得头头是道。
一开始,士兵们还有点怀疑,但看着赵瑾亲自抡斧头、搬木头,累得满头大汗也不歇着,
渐渐也就服了。这位七皇子虽说看着文弱,干起活来倒比谁都实在,一点架子没有,
跟他们这些大头兵同吃同干,甚至比他们还懂怎么把活干得漂亮。李虎带人修墙,
起初用的还是老法子,直接往土坯上堆泥,结果风一吹就掉渣。赵瑾看了直摇头,
走过去拿起一把锄头,在黏土里掺了些切碎的茅草,又加了点水,搅拌均匀:“这样,
把茅草混进去,就像给泥巴加了‘筋骨’,干了之后才结实。”他一边说一边示范,
用脚把和好的泥踩得结结实实,“分层铺,每层都用木槌砸实,砸到啥程度?
用手指头戳不动为止。”李虎半信半疑地试了试,果然,掺了茅草的黏土黏性大增,
砸实之后硬邦邦的,用刀砍都费劲。他忍不住咋舌:“殿下,您这法子真神了!
”赵瑾擦了把汗,嘿嘿一笑:“这叫‘加筋土’,以前在……呃,以前看书学的。
”总不能说这是现代路基施工的基础操作吧。盖木屋时,
赵瑾更是把现代建筑的简易框架结构用上了。先立起粗壮的木柱当支撑,再用横梁连接,
铺上木板当 floor(地板),最后才上屋顶。他还特意让士兵在墙体缝隙里塞了干草,
外面再糊一层厚泥巴,既能挡风,又能防火。“这屋子盖好了,冬天在里面烧个火盆,
保证暖和得能只穿单衣。”赵瑾拍着刚立起来的木柱,信心满满。
士兵们看着那逐渐成型的木屋,棱角分明,结实规整,
比之前歪歪扭扭的茅草棚强了不止一星半点,眼里渐渐有了光。这不再是敷衍了事的苦役,
而是真真切切在为自己盖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家。傍晚时分,
出去找吃食的小张子带着人回来了。挖野菜的队伍收获不算多,
只有一小筐冻得硬邦邦的荠菜和苦菜;但捕鱼的队伍运气不错,
在山脚下的一处溪流里凿冰捕到了十几条巴掌大的鱼,虽然冻得梆硬,好歹是肉。
赵瑾让人把鱼收拾干净,用清水煮了一大锅,又把野菜切碎了扔进去,撒了点仅有的盐巴。
鱼汤煮沸时,鲜香的味道飘满了整个营寨,引得不少没干活的士兵都直咽口水。晚饭时分,
赵瑾兑现承诺,给所有参与修墙盖屋的士兵每人多递了一个麦饼,还让他们先舀鱼汤。
看着那些士兵捧着热汤,狼吞虎咽地啃着麦饼,脸上露出久违的满足感,
赵瑾心里踏实了不少。李虎喝着鱼汤,抹了把嘴,瓮声瓮气地说:“殿下,俺活了这么大,
还是头一回觉得这雁门关的冬天,好像也没那么难熬。”赵瑾笑了:“这才刚开始。
等咱们把屋子盖好,墙修结实,再存够了粮食,别说冬天,就是匈奴人来再多,咱也不怕。
”夜里,赵瑾躺在临时搭起的木板床上,听着外面呼啸的风声,却没觉得像前几天那么冷了。
他摸了摸怀里的保温杯,里面的枸杞水还温着。白天干活累得浑身酸痛,但他心里却很敞亮。
【系统提示:宿主成功改善营寨基础条件,提升士兵 morale(士气),
获得“基础建设点数”100点。点数可用于兑换基础工具图纸或材料清单。
】赵瑾眼睛一亮,还有这好事?他在心里默念:“兑换什么好呢?
【可兑换选项:曲辕犁图纸、简易水泥配方、箭矢改良方案……】看到“简易水泥配方”时,
赵瑾眼睛都直了。水泥啊!这可是基建神器!有了水泥,修城墙、铺路、盖房子都不是事儿!
“兑换简易水泥配方!”【兑换成功,基础建设点数-50。简易水泥配方已存入系统空间,
宿主可随时查看。】赵瑾激动得差点从床上蹦起来。他连忙调出配方,
仔细看了看:石灰石、黏土、铁矿粉,按比例混合煅烧,
再磨成粉末……材料都是这时代能找到的,操作也不算复杂,就是煅烧的火候得掌握好。
“有了水泥,这雁门关的防御,能上三个档次!”赵瑾握紧了拳头,恨不得现在就天亮,
立刻开干。不过他也知道急不来,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解决温饱。他又看了看剩下的50点,
兑换了“曲辕犁图纸”。虽然现在是冬天,没法种地,但雁门关附近有不少荒地,等开春了,
开垦出来种点粮食,总比指望朝廷那点被克扣的粮草强。第二天一早,
赵瑾就把李虎和几个信得过的士兵叫到一起,秘密说了水泥的事。当然,
他没说是系统兑换的,只说是“祖传的秘方”。“你们看,”赵瑾用树枝在地上画着,
“把这几种石头烧了磨成粉,加水搅拌,就能变成比石头还硬的东西,用来砌墙,
匈奴人的刀枪都戳不穿!”李虎等人听得将信将疑,
但想到昨天赵瑾教的“加筋土”那么管用,也不敢不信。“殿下,那咱现在就找石头试试?
”李虎摩拳擦掌。“不急,”赵瑾摇摇头,“这东西得用窑烧,咱先得建个煅烧窑。
而且石灰石、黏土这些,得先去山里找,确认了品质才行。”他当即决定,
兵分三路:一路由李虎带领,继续加固营寨和城墙,顺便收集木材,
准备建窑;一路由小张子带领,扩大搜寻范围,争取找到更多能吃的东西,
最好能弄点过冬的储备粮;他自己则带着两个懂点石匠活的士兵,进山寻找石灰石和黏土。
雁门关附近多山,岩石遍地,找石灰石不算太难。赵瑾凭着在工地上学到的经验,
辨认出那些灰白色、用铁器一划就能留下痕迹、遇酸会冒泡的石头就是石灰石。
黏土更是常见,山脚下的黄土层里就有。忙活了两天,他们找到了足够的原料,
李虎那边也把窑建得差不多了。那是个简陋的土窑,像个倒扣的瓦罐,底部留了添柴的口,
顶部有出烟的孔。“成了,准备开烧!”赵瑾一声令下,
士兵们七手八脚地把石灰石、黏土、铁矿粉按比例混合好,装进窑里,点燃了木柴。
烧窑是个技术活,火候不能太旺也不能太弱,得保持恒温。赵瑾守在窑边,
时不时添柴、捅火,眼睛熬得通红。小张子送来的鱼和野菜,他也顾不上吃,
就靠保温杯里的枸杞水撑着。三天三夜后,窑温渐渐降了下来。赵瑾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指挥着士兵把烧好的“熟料”取出来。那是一块块青灰色的硬块,敲碎了之后,
内里是均匀的粉末状。“磨!”士兵们用石碾子把硬块磨成细粉,装了满满几袋子。
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刻。赵瑾让人取来清水,按比例把粉末和水混合,搅拌成糊状,
然后用这些“水泥糊”把几块石头粘在一起,堆成一个小方块。“等着吧,过一天,
咱再来看。”赵瑾拍了拍手,心里既期待又紧张。第二天一早,全营的人都围了过来,
想看看殿下这“祖传秘方”到底灵不灵。赵瑾走到那个小方块前,深吸一口气,
用尽力气去推——石块纹丝不动!他又找来一把大锤子,对着粘合处狠狠砸下去,
“哐当”一声,石头碎了,但粘合的地方却没裂开!“成了!真成了!”赵瑾激动得大喊。
士兵们爆发出震天的欢呼,李虎更是冲上来,一把抱住赵瑾:“殿下!您太神了!
这东西比糯米石灰浆还厉害!”糯米石灰浆是这时代最好的粘合剂,但成本高,制作麻烦,
只有修皇宫或者重要城墙时才用。而赵瑾这“水泥”,原料遍地都是,成本极低,
效果却更好!【系统提示:宿主成功制作出简易水泥,完成“基建启蒙”成就,
奖励基础建设点数200点,解锁“工程图纸库”初级权限。】赵瑾笑得合不拢嘴。
有了水泥,他的基建大计,算是真正迈开了第一步。“李虎,”赵瑾指着雁门关的城墙,
“从今天起,咱们就用这水泥,把雁门关的城墙整个翻新一遍!不仅要加高加厚,
还要在城头上修箭楼、筑炮台……咱要让这雁门关,成为匈奴人永远也啃不动的硬骨头!
”阳光下,士兵们看着赵瑾意气风发的样子,又看了看那坚硬如铁的水泥块,
眼里的光越来越亮。他们仿佛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雁门关,一个能让他们安稳活下去的未来,
正在这位看似不靠谱的七皇子手中,一点点变成现实。而关外的匈奴人,还不知道,
一个足以改变他们命运的“基建狂魔”,已经在雁门关,悄然崛起。
3 壕沟与“专利”水泥的成功研制,像一剂强心针,彻底激活了雁门关的士气。
士兵们不再是浑浑噩噩地混日子,而是主动找活干,眼神里都带着股子劲。赵瑾趁热打铁,
立刻启动了城墙翻新工程。他让人把原来的土城墙外层敲掉,露出里面的夯土芯,
然后用水泥混合碎石块,一层层砌上去,形成一道坚固的“水泥壳”。
城头上加修了三尺高的垛口,每隔十步就建一个半人高的箭窗,既能射箭,又能躲避箭矢。
为了防止匈奴人攀爬,赵瑾还在城墙外侧,距离墙根五丈远的地方,
挖了一圈更深更宽的壕沟——比上次那个“施工沟”专业多了,深三丈,宽五丈,
沟底同样插满了削尖的竹片,上面还铺了一层伪装用的干草和浮土。“这叫护城河的低配版,
”赵瑾站在城头,指着那道壕沟对李虎说,“匈奴人的骑兵再能冲,到了这儿也得下马,
想填沟?先问问沟里的竹片答应不答应。”李虎看得连连点头:“殿下,还是您想得周到!
这沟挖得,比咱们以前的陷阱厉害多了!”工程搞得热火朝天,粮食问题却再次凸显出来。
小张子他们能找到的野菜和鱼越来越少,营里的陈米眼看就要见底。赵瑾愁得头发都快白了,
总不能让士兵们饿着肚子干活吧?“殿下,要不……咱去抢匈奴人的?”李虎憋了半天,
冒出这么一句。他以前是猎户,性子野,觉得与其饿死,不如放手一搏。赵瑾想了想,
摇摇头:“不行。咱们现在人少,装备也差,硬碰硬讨不到好。而且匈奴人部落分散,
抢一次容易,下次他们肯定会报复,得不偿失。”他在营寨里踱来踱去,脑子里飞速运转。
现代社会解决粮食短缺,除了开荒种地,还有啥办法?贸易!对,贸易!雁门关是边境重镇,
按理说应该有互市,但赵瑾来了这么久,压根没见过。他问了王老头才知道,
前几年因为和匈奴冲突不断,朝廷早就把互市停了,私下交易的商人也不敢来,
怕被当成通敌论处。“停了好,停了咱才有机会。”赵瑾眼睛一转,有了主意。
他让人写了几十张告示,用箭射到关外各个匈奴部落附近。
告示上写着:雁门关急需牛羊、皮毛,可用粮食、盐巴、铁器交换,公平交易,童叟无欺。
小张子看得直咋舌:“殿下,咱哪有粮食和盐巴换啊?再说了,匈奴人能信咱吗?
”“粮食和盐巴,咱们可以先欠着,”赵瑾神秘一笑,“至于信不信,总会有胆大的来试试。
”他所谓的“欠着”,其实是打了个时间差。他让人把之前用水泥加固城墙的事,
有意无意地透露给了几个俘虏的匈奴探子(抓了又放,故意让他们带消息)。
匈奴人虽然勇猛,但也怕硬茬子,雁门关突然变得固若金汤,他们肯定会好奇,甚至忌惮。
这时候抛出贸易的橄榄枝,总有部落会为了打探虚实,或者贪图铁器(匈奴缺铁)而来。
果然,告示扔出去没几天,就有一个小部落的首领,带着十几个人,赶着几头瘦羊,
试探着来到关下。赵瑾让人打开侧门,只允许首领一个人进来,其他人在关外等着。
那首领是个矮壮的汉子,叫巴图,眼神警惕地打量着雁门关的新城墙,
尤其是看到那些光滑坚硬的水泥面时,眼里满是疑惑。“赵瑾殿下,
”巴图的汉话比阿古拉强点,“你说的交易,当真?”“自然当真。”赵瑾请他坐下,
让人端来一碗热奶茶——这是他让士兵用羊奶和茶叶煮的,知道匈奴人爱喝,“你看,
这是我们自己喝的奶茶,诚意够吗?”巴图喝了口奶茶,暖和了身子,
态度缓和了些:“我有五头羊,想换……十斤盐。”盐在边境是硬通货,比粮食还金贵。
赵瑾营里的盐确实不多,但他早有准备。“五头羊换十斤盐,可以。”赵瑾点头,“不过,
我有个条件。”“什么条件?”巴图立刻警惕起来。“我想知道,阿古拉部落最近的动向,
还有你们草原上,哪个部落有多余的粮食。”赵瑾盯着他的眼睛,“告诉我,
这五头羊不仅能换十斤盐,我再送你一把铁刀。”巴图眼睛一亮。铁刀对他们来说,是宝贝。
阿古拉是大部落,平时总欺负他们这些小部落,告不告诉他的动向,巴图没什么心理负担。
“阿古拉最近在集结人马,好像想开春后南下……”巴图一五一十地说了起来,“至于粮食,
东边的克烈部去年收成好,囤了不少。”赵瑾满意地点点头,
让人给了巴图十斤盐和一把崭新的铁刀——那铁刀是他让人用营里仅剩的废铁,
按现代简易锻造法打出来的,虽然不算精致,但比匈奴人自己敲打的弯刀锋利多了。
巴图拿着盐和铁刀,千恩万谢地走了。“殿下,就这么放他走了?还给他铁刀?
”小张子心疼得不行。“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赵瑾笑了,“这把刀,
能给咱们换来更多的东西。”不出所料,巴图回去后,
把雁门关的“富裕”和“诚意”添油加醋地一说,又炫耀了那把锋利的铁刀,
引得不少小部落动了心。很快,就有更多的人赶着牛羊、带着皮毛来交易。
赵瑾用有限的盐和铁器,换来了不少牛羊,暂时缓解了粮食危机。
他还从巴图口中得知克烈部有粮,专门让人带着几把精致的铁匕首(用水泥模具浇筑的,
比锻造的更规整)去见克烈部首领,用铁器换来了一大批青稞和土豆——土豆这东西耐储存,
做法多样,简直是救型。解决了吃的问题,赵瑾又把精力放回了装备改良上。
他看着士兵们手里那些锈迹斑斑的弓箭,总觉得不趁手。“这弓拉力太小,射程太近,
箭杆也容易断。”赵瑾拿起一把弓,试了试,摇了摇头。
【系统提示:检测到宿主有改良武器需求,
可消耗基础建设点数兑换“诸葛连弩简化图纸”“箭矢加固方案”。】“兑换!
”赵瑾毫不犹豫。基础建设点数他现在通过搞工程和交易,攒了不少。图纸到手,
赵瑾立刻找来了营里的铁匠——一个瘸腿的老头,以前是京城里军械坊的匠人,
犯了错被发配到雁门关的。“王铁匠,你看这个。”赵瑾把简化版诸葛连弩的图纸给他看。
图纸上画的连弩,比传说中的诸葛连弩简单得多,一次只能装五支箭,但结构更稳固,
用的是杠杆原理上弦,省力不少。王铁匠看了半天,眼睛越来越亮:“殿下,
这……这东西要是做出来,射速能比普通弓箭**倍!”“不止,”赵瑾指着图纸上的细节,
“箭杆用 hardwood(硬木),箭头用铁,尾部加个羽毛稳定器,
射程和精度都能提高。”他又拿出箭矢加固方案,
里面提到了用胶水(动物胶混合水泥粉末)粘合箭杆接头,让箭杆更结实。
王铁匠拍着大腿:“妙啊!殿下,您这脑子是咋长的?这些法子,老奴想都没想过!
”“少拍马屁,赶紧干活。”赵瑾笑着踹了他一脚,“材料不够就说,我让人想办法。
”为了鼓励王铁匠,赵瑾还搞了个“专利”制度——他亲手写了个“专利证书”,
上面写明这简化版诸葛连弩和改良箭矢的“发明人”是王铁匠,以后营里用这两种武器,
每造一把,就给王铁匠记一个“工分”,工分能换粮食、盐巴,甚至能抵他的“罪役”,
表现好还能申请调回京城。“专利?”王铁匠捧着那张用粗糙麻纸写的证书,手都在抖。
他这辈子就是个匠人,哪想过自己做的东西能有“专有权”,还能抵罪回城?“殿下,
老奴……老奴肝脑涂地,也得把这连弩做出来!”王铁匠“噗通”一声跪下,眼泪都下来了。
赵瑾赶紧把他扶起来:“起来干活,有这劲头不如多打两把弩。”有了动力,
王铁匠像换了个人,瘸着腿在临时搭起的铁匠铺里忙得脚不沾地。赵瑾也没闲着,
时不时去指点一二,比如用水泥做模具浇筑箭头,比手工敲打更标准;用滑轮组吊起重物,
省了不少力气。半个月后,第一把简化版诸葛连弩做出来了。这连弩比普通弓箭稍大,
用硬木做架,铁制扳机,一次能装五支改良箭矢。李虎自告奋勇试射,只见他扳动杠杆上弦,
对准五十步外的一个草人,扣下扳机——“咻咻咻咻咻”,五支箭几乎同时射出,
全部命中草人胸口!“好!”城楼上的士兵们齐声叫好。这射速,这准头,
比他们用普通弓箭强太多了!王铁匠笑得合不拢嘴,捧着连弩对赵瑾说:“殿下您看,
还能再改进!要是把弓臂换成交叉的复合弓,拉力能再大三成,射程能到八十步!”“行,
按你的想法改!”赵瑾大手一挥,“材料不够就去跟克烈部换,他们不是想要铁犁吗?
用改良铁犁换他们的铁矿石!”之前用铁器换粮食时,
赵瑾就发现匈奴部落对农具需求很大——他们虽然游牧,但也有少量农耕,只是农具粗糙,
效率极低。他让王铁匠打了几把曲辕犁的铁部件,试着跟克烈部交易,
对方果然愿意用铁矿石来换。有了铁矿石,铁匠铺的炉子烧得更旺了。
简化诸葛连弩(赵瑾给它起了个更通俗的名字:“速射弩”)和改良箭矢一批批造出来,
士兵们人手一把,操练起来劲头十足。这天,阿古拉又带着人来骂阵,
还想试试雁门关的新防御到底有多硬。他刚在关前耀武扬威地喊了两句,
就见城头上“咻咻”声连响,几十支箭像雨点似的***过来,落在他马前几步远的地方,
扎得密密麻麻。阿古拉吓得一哆嗦,连忙勒马后退。他看得分明,那些箭射速极快,
比以前的弓箭厉害多了!“赵瑾小儿,玩这些小把戏算什么本事!
”阿古拉色厉内荏地喊了一句,见城头上再没动静,灰溜溜地带人跑了。城楼上,
赵瑾看着他们的背影,对李虎说:“光有速射弩还不够,得有重武器。
系统商城里的“轰天雷2.0”图纸——也就是之前那个“塞满火药的铁皮罐头”的升级版,
带引线的那种。“王铁匠,再给你个活。”赵瑾把图纸递过去,“这个叫‘震天雷’,
用铁皮做壳,里面塞满火药,点燃引线扔出去,能炸开花,威力不小。
”王铁匠看着图纸上那个圆滚滚的东西,有点发怵:“殿下,
这……这玩意儿会不会炸到自己人?”“所以才要你做啊。”赵瑾拍了拍他的肩膀,
“引线长度得算好,扔出去才炸;铁皮厚度也得适中,太薄了容易提前炸,太厚了炸不开。
做好了,给你记十个工分!”“十个工分?”王铁匠眼睛又亮了,“成!老奴试试!
”做震天雷比速射弩难多了。火药配方得精确,
硝石、硫磺、木炭的比例不能错;铁皮得敲成密封的圆球,
还得留个装引线的小口;引线的燃烧速度也得反复试验。赵瑾让人从附近的山洞里采硝石,
江州辞:+后续+结局 分类:现代言情 作者:霍云乔 主角:霍云乔魏彦之沈珂
许芷音顾衍:+后续+结局 分类:现代言情 作者:许芷音 主角:顾衍许芷音
给我一场荒唐的:续集 分类:故事 作者:苏南烟 主角:苏南烟傅景川
盛景如诗不歇:全本免费在线阅读 分类:现代 作者:顾崇高 主角:顾崇高夏凌霜
一万次再见后:+后续+结局 分类:现代言情 作者:沈知 主角:沈知陆聿辞苏晚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