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诅咒之桥的献祭者谁在模仿我的完美犯罪?》免费阅读!这本书是林薇郑创作的一本言情,主要讲林薇郑雨晴高架桥的故事。讲述了:...
第一章:准时来访的警察他们又来了。铁门哐当一声打开的时候,
我就知道是周警官和他的小跟班。周二上午十点,像钟表一样准时。
这已经是他们这个月第四次来找我了。“编号740,有人探访。”警卫机械地喊道。
我慢悠悠地从床上坐起来,故意拖延了几秒钟。在这里,时间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但让警察等待总能给我带来一丝微小的愉悦。周警官站在门口,
脸上挂着那副我已经看腻了的“我有要事相求但又不想表现得太明显”的表情。
他旁边的年轻女警倒是新鲜面孔,大概二十五六岁,警服笔挺,
眼神里还带着刚毕业生的锐气和天真。她打量我的目光中混杂着好奇和难以掩饰的厌恶。
我冲她咧嘴一笑,露出在监狱里还算保养得不错的牙齿。“周警官,又遇到难题了?
”我慢条斯理地穿上监狱发放的塑料拖鞋,“这次是分尸案还是完美密室?
”周警官面无表情:“高架桥上吊自杀案,媒体称之为诅咒之桥系列。”我挑眉。
这倒有点意思。审讯室的灯光总是过于明亮,照得人无处遁形。
他们特意选了这间——没有窗户,四面软墙,一张铁桌固定在地面上,两把椅子在对侧。
标准的审讯环境,不过这次角色互换了。我被安排在主位,
手铐将我的右手固定在桌面的铁环上。周警官和女警坐在对面。
这种权力关系的微妙倒置总是让我感到好笑——他们需要我的帮助,
却又必须维持控制的假象。“这是林薇,犯罪心理学研究生,来实习的。
”周警官简短地介绍。林薇微微点头,目光锐利得像要把我解剖开来。
我注意到她左手无名指上的订婚戒指,以及她记录时用的那支价格不菲的钢笔。家境良好,
理想主义,相信正义和系统。真是可爱。“所以,诅咒之桥?”我身体前倾,手铐哗啦作响,
“说来听听。”周警官打开文件夹,推过来几张照片。高架桥,凌晨的雾霭,
以及一个悬挂在栏杆外的身影。远看像是自缢,但细节处透着诡异。“第一个死者,张明远,
42岁,银行中层管理。两周前被发现悬挂在南浦高架桥外侧,用专业登山绳套着脖子,
另一端系在栏杆上。没有留下遗书,家人同事表示毫无征兆。
”他又推过来第二组照片:“第二个,李静,31岁,幼儿园教师。五天后,
在同一座桥的几乎相同位置被发现,同样的方式。家属坚称她不可能自杀,
因为她刚预订了蜜月旅行,准备下个月结婚。”“媒体开始报道了?”我问。林薇接过话头,
声音比预期中低沉有力:“《东方娱乐》率先以诅咒之桥为题发布报道,
网络上已经出现了各种灵异解释。警方压力很大。”我仔细看着照片。
放大后的细节显示绳索打结的方式专业而统一,两个死者脚底下都没有垫脚物,
桥栏杆上没有挣扎痕迹。“初步判断是自杀?”我问。“现场没有任何打斗或强迫痕迹。
”周警官说,“但没有自杀动机,没有遗书,
而且选择这种不同寻常的自杀方式...”我轻笑一声:“不同寻常?
上吊是最常见的自杀方式之一。”“在高架桥外侧?”林薇反问,
“需要翻越1.5米高的护栏,系好绳索,然后主动跳下去?
法医报告指出两名死者颈部骨折都是瞬间致死,意味着他们确实是自己跳下去的,
没有被人推落或吊起的痕迹。”我继续研究照片:“所以你们认为这是自杀,
但媒体和家属让你们不得不考虑他杀可能。”周警官深吸一口气:“第三起发生在昨晚。
王志强,55岁,出租车司机。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方式。”他推出最新现场照片时,
我注意到林薇微微转开了视线。菜鸟的反应。照片中的男人面色青紫,舌头肿胀突出,
眼睛圆睁。但与之前两者不同,他的双手被反绑在身后。“现在有趣了。”我微笑道。
“前两起案件没有公开手部捆绑的细节,”周警官说,“所以这不可能是模仿犯罪。
”林薇补充道:“而且捆绑方式很专业,像是军警或户外运动爱好者会的绳结。
”我抬头看向两位警官:“你们来找我,是因为媒体开始***,上级施加压力,
而你们自己也开始怀疑这到底是不是一连串自杀事件,对吗?”周警官沉默片刻,
终于点头:“桥上有个监控摄像头,拍到了第三名死者最后时刻的画面。你想看看吗?
”我靠回椅背,笑容扩大:“这就是我来这里的原因,不是吗?不过在此之前,
我要求今天的奖励:一杯真正的咖啡,不是那种监狱里的洗碗水;还有今晚的单独禁闭室,
我受够了我那打呼噜像链锯的室友。”周警官咬牙:“可以。”“还有,”我补充道,
“我需要上网权限,一小时就行。”“不可能,”林薇脱口而出,“你是重刑犯。
”我耸耸肩:“那就请回吧。继续让你们的人在错误的方向上浪费时间和资源。
”周警官与林薇交换了一个眼神,最终点头:“半小时, 但要受到监管。”交易达成。
他们打开笔记本电脑,播放那段监控视频。画面是夜视模式的绿色,
角度是从桥的一端拍摄另一段,距离约两百米。时间戳显示凌晨3:17分。
一个身影出现在桥栏边,翻越护栏,站在桥外侧狭窄的边缘上。然后他转身背对镜头,
似乎在系什么。几分钟后,他停顿了一下,然后身体突然坠下,只剩颈部被绳索拉住,
在空中微微旋转。“看这里,”周警官暂停视频,放大画面,“在他跳下去前的瞬间,
有什么东西在发光。”画面右下角,桥下方的黑暗中确实有一个微弱的光点闪烁,
大约持续了两秒钟。“可能是镜头眩光。”林薇说。我摇头:“再看一遍,全程。
”他们重新播放视频。这次我注意到了别的东西。“停!倒退十秒。
”画面定格在死者翻越栏杆前的时刻。我要求放大他的脚部。“他的鞋子,”我指着屏幕,
“右鞋鞋带是松开的。”周警官皱眉:“所以呢?”“一个打算自杀的人,
会系好复杂的绳结,却让自己的鞋带松着吗?”我问道审讯室里一片寂静。
林薇先开口:“你的意思是...”“我意思是,”我微笑着,
“你们不是在处理一系列自杀事件,也不是在处理同一个凶手连续作案。
你们面对的是更加有趣的东西。”周警官身体前倾:“你知道什么?”我靠在椅背上,
享受着他们全神贯注的目光:“给我看前两个案子的全部资料,特别是现场周围环境的照片。
然后给我那杯咖啡和电脑权限。之后,我会告诉你们去哪里寻找答案。”他们犹豫了一下,
但最终还是妥协了。当周警官去取资料时,林薇留下来看守我。“我知道你的事,
”她突然说,“三年前那起完美谋杀案,你几乎逃脱了刑罚。”我挑眉:“几乎是关键词,
不是吗?”“你聪明反被聪明误,留下一个微小到几乎不存在的证据。”她的目光锐利,
“为什么?”我轻笑:“你以为我是故意被抓的?”“心理学角度,
某些高智商罪犯潜意识中希望被抓住,为了证明...”“亲爱的警官,”我打断她,
“不要用你那教科书上的心理学来分析我。我在这里是因为我选择在这里。
”她显然不相信:“选择在监狱里度过二十年?”“监狱是个有趣的地方,”我环顾四周,
“所有的社会伪装都被剥离,只剩下最原始的人性。而且这里提供了大量思考的时间。
”“思考更多犯罪吗?”“思考人性,警官。犯罪只是人性的一种表现。”我微笑道,
“比如你现在在想,是否应该相信一个罪犯的话,
同时又无法抑制好奇心想知道我能提供什么见解。这种矛盾令你着迷,不是吗?
”林薇的表情告诉我我击中了要害,但她很快恢复了专业面具。周警官带着更多文件回来了。
我花了一个小时研究所有材料和照片,喝了咖啡,
然后在他们的监视下用了三十分钟上网搜索。最后,我抬起头:“第三个死者,王志强,
开出租车多久了?”“十七年,”周警官回答,“有什么关联?
”“他的日常路线包括南浦高架吗?”林薇查看笔记:“实际上,是的。他经常在夜间值班,
经过那条路线多次。”我点头:“第一个死者,银行经理,他的通勤路线也经过那座桥。
第二个,幼儿园教师,她的未婚夫证实他们第一次约会就在桥附近的一家餐厅。
”两位警察愣住了。“你怎么知道这些的?”周警官问,“这些细节没有对外公开。
”我推过电脑屏幕,上面显示着一本地图册的电子版和几个本地博客页面。
“南浦高架桥不仅是交通要道,它还是一种象征。”我说,“看看这些博客文章,
多年来一直有人称那座桥‘被诅咒’,因为建设期间有多名工人意外死亡。
”林薇皱眉:“所以你认为是某种超自然现象?”我大笑:“不,亲爱的警官,
我不相信幽灵。但我相信人的心理暗示和符号象征。
”我指着第一个案发现场的照片:“注意绳结的打法——虽然专业但显得多余且复杂,
更像是表演而非实用。第二名死者的绳索几乎一模一样。”“说明是同一个凶手。
”周警官说。“或者,”我微笑,“是同一种心理暗示。
”第二章:桥上的阴影与闪烁的光我让他们看我在网上找到的东西:一段模糊的视频,
拍摄于三年前,显示一群年轻人在南浦高架上进行某种仪式般的活动。“这是什么?
”林薇问。“都市传说”我解释,“三年前开始,有个小团体在网上传播‘桥灵’的概念,
声称在高架桥上以特定方式自缢可以实现时空穿越或重生。
”周警官看起来怀疑:“所以你认为这些人是受网络迷信影响而自杀?”“部分正确,
”我说,“但第三起案件不同。双手被反绑,鞋带松开,这些细节不符合那个传说。
”我放大第三个死者的照片:“注意绳结方式与前两起略有不同。更简洁,更实用。
而且...”我指着死者手腕的特写,“有轻微挣扎痕迹,说明他被绑时还活着,
而前两者没有这种痕迹。”林薇突然明白了:“前两个可能是受迷信影响的自杀,
但第三个是被谋杀,伪装成同一系列案件?”我赞许地点头:“警官,你学得很快。
”周警官沉思:“为什么有人要这样做?”“为什么总是为什么?”我微笑,
“可能是为了掩盖动机,可能是为了制造恐慌,或者...”我停顿了一下,
“可能是为了向某人传递信息。”“向谁?”林薇问。我直视她的眼睛:“向我。
”审讯室陷入沉默。“你?”周警官问道,“为什么?”我靠回椅背,
笑容变得冷峻:“因为三年前那起完美谋杀案?死者就是从南浦高架上被推下去的。
而如今这些案件,都是在纪念日附近发生的。
”林薇倒吸一口气:“你是说...”“我是说,”我打断她,“有人不是在模仿犯罪,
而是在完成某种仪式。而你们警方,幸运的是,有我在手。”周警官的表情复杂起来。
他既需要我的帮助,又痛恨这一事实。“那么,”他最终说,“你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我看向监控画面中那个闪烁的光点:“下一个满月之夜,桥上还会有人死亡。而这次,
如果你们按照我的指示行动,也许能抓住那个正在玩这场游戏的人。”“游戏?
”林薇难以置信地问,“你称这为游戏?”我笑了:“人生就是一场游戏,警官。
只不过有些人更擅长玩而已。”周警官合上文件夹:“告诉我们该怎么做。
”我提出了我的条件:“更好的牢房,持续的网络权限,还有下次来访时带些像样的食物。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我们达成了协议。我告诉他们需要监视的地点和方法,
以及可能出现的嫌疑人特征。当他们准备离开时,林薇落在后面片刻。
“如果你在耍我们...”她警告道。我微笑:“亲爱的警官,如果我耍你们,
你们会知道的。毕竟...”我晃了晃手铐,金属撞击声在狭小的空间里回响。
“我哪儿也去不了,不是吗?”铁门在我面前关上,我独自回到牢房。但我的思绪已经飘远,
回到三年前的那个夜晚,那个我从南浦高架上往下推的人,
以及那个目睹了一切却保持沉默的身影。游戏确实还在继续。而警方不知道的是,
他们刚刚成为了我的最新棋子。他们给我的新牢房确实好了不少。多了扇小窗,
能看到一角天空,还有张不那么摇摇晃晃的书桌。周警官兑现了他的承诺,
虽然我知道这背后有多少不情愿。两天后,他们又来了。这次周警官一个人,
手里拎着个纸袋,飘出烤鸡和薯条的香味。他把食物放在桌上,推到我面前。
“你的像样的食物。”他没好气地说。我慢条斯理地打开包装,享受着久违的烤鸡香气。
在监狱里,这种简单快乐变得弥足珍贵。“监控布置得如何?”我问,撕下一只鸡腿。
周警官的表情告诉我他不喜欢向我汇报,但又不得不这么做:“按你说的,
在南浦高架四个入口都装了隐蔽摄像头,每晚有两组便衣巡逻。”“重点监视东侧入口,
”我嘴里含着食物说,“尤其是那盏故障路灯下的区域。
”周警官眯起眼睛:“为什么是那个特定位置?”我***着手指上的油脂:“第三起案件中,
监控拍到那个光点闪烁的位置,正好对应东侧入口那盏时好时坏的路灯。凶手熟悉那里,
知道那是监控的死角。”周警官明显在压抑自己的惊讶。他打开笔记本,记录下这点。
“还有什么事?”我问,知道他的来访不止为了送食物和汇报进展。
他犹豫了一下:“我们对前三名死者的人际关系进行了交叉对比。
”“然后发现他们都与三年前我那个案子有关联?”我替他说完。
周警官的表情证实了我的猜测。他从文件夹里抽出三张照片,排在桌上。张明远,
银行经理;李静,幼儿园教师;王志强,出租车司机。表面上毫无关联的三个人。
“张明远是当年那起案件中被推下高架桥的受害者的银行客户经理。”周警官说,
“李静曾是受害者女儿的老师。而王志强...”“王志强是三年前那个晚上的目击者之一,
”我接话道,“虽然他在法庭上声称什么都没看到。
”周警官的身体微微前倾:“你怎么知道这些?”我微笑:“我知道很多事情,警官。
这就是为什么你坐在这里,而我吃着你的烤鸡。”“你和这些新案件有关吗?
”他直截了当地问。我大笑:“我在这里已经三年了,警官。除非你相信我能意念杀人。
”“你可以有同伙。”“为什么现在才行动?为什么用这种方式?”我反问,“不,
这不是同伙。这是崇拜者。”这个词让周警官皱起眉头:“崇拜者?
”“我的案子当年轰动一时,”我撕下一块鸡肉,“媒体报道详细描述了作案手法。
对某些心理不稳定的人来说,我不是罪犯,而是艺术家。
”周警官的表情显示他对这个想法感到恶心:“所以你认为是某个崇拜你的人在模仿作案,
同时向那些与原始案件有关的人复仇?”“接近了,但不完全正确。”我舔了舔手指,
“前两起不是复仇,是献祭。第三个才是开始真正的游戏。”“游戏?
”周警官的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愤怒,“你称谋杀为游戏?”“生命本身就是一场游戏,警官。
只不过有些人不知道自己在玩而已。”我推开吃剩的食物,“满月是哪天?”“明晚。
”我点头:“那么我建议你们明晚加强巡逻。特别是东侧入口。”周警官收起材料,
站起身:“如果你在耍我...”“你就会停止给我带好吃的?”我假装害怕地说,
“放心吧,警官。我比任何人都想知道这个崇拜者是谁。”他离开后,我躺在小床上,
盯着天花板上的一道裂缝。三年前的那个夜晚如电影般在脑海中回放。雨中的高架桥,
昏暗的灯光,那个男人的惊恐表情,以及我伸手一推时的完美弧度。
还有那个躲在阴影中的身影,那个我以为没看见我的目击者。
王志强在法庭上作证时说那天晚上什么都没看到,但他的眼神告诉我他在撒谎。现在他死了,
双手被反绑,吊在高架桥外。这不是崇拜。这是对话。
第三章:狱中的推理与网络追踪第二天晚上,我获准使用电脑权限——在监督下。
周警官安排了一名技术人员带着笔记本电脑来到监狱,连接上一个受限的网络环境。
“半小时,”技术人员说,“而且我会记录所有操作。”我点头同意,眼睛已经盯着屏幕。
首先,我搜索了最近关于“诅咒之桥”的所有报道和讨论。大部分是无聊的猜测和都市传说,
但有一个论坛的帖子引起了我的注意。
用户名为“桥之守望者”的发帖人详细分析了前三起案件,
甚至准确预测了第三起案件中的双手反绑细节——在案件发生前12小时。
我记下IP地址和发帖时间,然后潜入更深层的***,
那些普通搜索引擎不会索引的地方。在这里,关于南浦高架桥的传说更加黑暗和详细。
三年前工人死亡事故的名单,建设期间的纠纷,
甚至有一段模糊的视频显示桥墩浇筑时似乎有人被活埋其中。大概率是伪造的,
但对某些人来说,这就是真相。“时间到了。”技术人员警告。“再五分钟,”我说,
眼睛没离开屏幕,“我快要找到关键信息了。”我快速浏览着一个隐藏论坛的存档,
那里专门讨论各种完美犯罪和都市传说。突然,
一个帖子跳入眼帘:《致敬大师:南浦高架的重生仪式》发帖时间是一周前,用户匿名。
帖子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桥上的献祭,来实现时空穿越或重生,
甚至引用了三年前我的案件作为灵感来源。“够了!”技术人员合上电脑,“时间到。
”我没有反抗。已经够了。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无法入睡。满月之夜。我的直觉告诉我,
今晚会有事情发生。凌晨两点左右,牢房外的走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我的心跳加速。
铁门被打开,周警官站在门口,脸色阴沉。“又发生了一起,”他说,“就在一小时前。
”我坐起身:“死者是谁?”“我们先过去。”周警官的表情很奇怪,
混合着愤怒和某种程度的恐惧。审讯室里,林薇也在,她的脸色苍白。
桌上是新鲜出炉的现场照片。第四名死者,男性,三十岁左右,
以同样的方式悬挂在高架桥外。
但这次有所不同——死者的脸上戴着一副滑稽的小丑笑脸面具,双手没有被绑,
而是握着一封信。“现场有挣扎痕迹吗?”我问。“没有,”周警官说,“就像前两个一样,
似乎是自愿的。但面具和那封信......”我仔细查看照片。面具是普通的橡胶面具,
那种便利店就能买到的小丑笑脸。信件被装在透明证据袋里。“内容?”我问。
周警官推过来一张纸,上面是打印的文字:“大师:前三份献祭已完成,通道即将打开。
第四道门是选择之门。您是否看到了完美?——您的学生”我抬头看向周警官:“您的学生?
”“这明显是指向你,”林薇的声音紧绷,“你怎么解释这个?”我反而笑了:“有趣。
非常有趣。”“有趣?”周警官一拳砸在桌上,“又一个人死了,而凶手自称是你的学生!
”我仔细研究那封信的复印件:“你们注意到用词了吗?‘通道’、‘门’、‘献祭’,
这是典型的神秘主义思维。但是否看到了完美——这指向的是我的案件,
媒体称之为完美谋杀。”林薇皱眉:“所以你认为这是某个崇拜你的人?”“崇拜?
不完全是。”我放下纸张,“这是一种对话。凶手不仅在模仿,还在尝试改进。”“改进?
”周警官难以置信地问。我指着照片上面具的细节:“为什么是小丑面具?
为什么这次没有反绑双手?为什么选择这个特定受害者?”周警官深吸一口气,
努力控制情绪:“受害者身份刚刚确认。陈志豪,32岁,自由记者。有趣的是,
他最近正在撰写一篇关于三年前你那起案件的深度报道。”我点头:“这不意外。
前三个都与原始案件有间接关联,这个则是直接相关。
”林薇插话:“我们在附近一家便利店的监控中找到了一个嫌疑人。
看起来像是购买了那个小丑面具的人。”她推过来一张模糊的监控截图。
显示一个穿着连帽衫的身影,中等身高,体型偏瘦,面部被帽子遮住,无法辨认。
“看起来像是男性,但不能确定。”周警官说,“没有任何可辨识的特征。
”我凝视着那张照片,某种熟悉感掠过心头。但我无法确定是什么。“案发时,
你们的巡逻人员在哪儿?”我问。周警官表情尴尬:“东侧入口,如你所说。
但凶手是从西侧进入的,利用了施工围栏的一个缺口。
”我轻笑:“所以凶手知道你们的布置。要么是运气好,要么...”“要么有内线。
”林薇接话道。我们三人陷入沉默。最终,我开口:“我需要去现场。”“什么?
”周警官几乎跳起来,“不可能!”“警官,凶手在直接与我对话。”我平静地说,
“他称我为大师,自称学生。他在进行某种仪式,而第四起案件他称之为‘选择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