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舟空渡》是作者沈亦舟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文章,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沈亦舟,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
1 裂痕2023年,冬。上海的冷雨下了整周,把陆家嘴的霓虹泡得发潮。
苏晚站在公寓的落地窗前,
手指反复摩挲着手里的硬壳笔记本——那是她给沈亦舟准备的三十岁生日礼物,
封面是她手绘的简笔:两个小人坐在创业初期的出租屋里,围着一碗热汤,
窗外是星星点点的灯。笔记本里夹着更用心的东西:一本“日子日历”。每一页都印着日期,
旁边是她用彩铅画的小插画,标注着那些沈亦舟或许早就忘了的时刻。
2020年3月12日,他创业失败,在街头坐了整夜,她带了碗萝卜排骨汤找到他,
他埋在她肩膀上哭,说“再难也要撑下去”。2021年5月11日,他第一次签大额合同,
回家路上买了支有些蔫了的玫瑰,说“以后给你买更多的”。2022年9月1日,
他们搬进这套江景公寓,他站在阳台说“终于有个像样的家了”。
苏晚低头摸了摸日历最后一页,那里画着个小小的太阳,旁边写着:“第三个冬天啦,
我们还要一起走好多冬天。”墙上的钟敲了十一下,玄关终于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
苏晚赶紧把笔记本藏在身后,脸上堆起笑:“你回来啦,我热了汤,
是你喜欢的……”话没说完,沈亦舟的身影撞进眼帘。他西装外套沾着酒气,
领带松垮地挂在脖子上,眼底是掩不住的疲惫,还有一丝她看不懂的烦躁。“别忙了,
”他脱了鞋,把外套扔在沙发上,声音发哑。“今天跟林知夏跑了三个客户,谈成了个意向,
累得要死。”林知夏——这个名字苏晚最近听了很多次。沈亦舟说她是远房表妹,
刚毕业来上海找工作,暂时住公司附近,他偶尔帮衬一把。苏晚没多想,
只觉得“表妹”该多照顾,甚至上周还帮林知夏收拾过出租屋。“累了就先坐会儿,
”苏晚走过去,想帮他解领带,却被他侧身躲开。“不用,我自己来。”他坐在沙发上,
拿起手机回复消息,手指飞快,屏幕光映在他脸上,没看她一眼。苏晚的手僵在半空,
心里像被针扎了下,却还是把身后的笔记本递过去:“亦舟,今天是你生日,
我给你准备了……”“什么东西?”沈亦舟头也没抬,随手接过来翻了两页,
眼神扫过那些插画和字,眉头忽然皱起来。“苏晚,”他把笔记本放在茶几上,
语气里带着明显的不耐。“我不是说过,别搞这些没用的吗?你与其花时间画这个,
不如帮我整理下周跟大成集团的合作资料——林知夏今天跟我说,她帮我做了份初步框架,
你要是有空,再完善一下。”“没用的?”苏晚的声音有点发颤“这是我……”“行了,
我知道你用心了,但现在不是搞这些的时候。”沈亦舟打断她,
站起身往卧室走“我明天还要早起开会,先睡了。”他没回头,也没看见苏晚站在原地,
手指把笔记本的边角捏得发皱,眼泪慢慢砸在那页画着太阳的纸上。那碗热汤,
最后凉在了厨房的灶台上。第二天清晨,苏晚是被母亲的电话惊醒的。电话那头,
父亲的声音带着哭腔:“晚晚,你妈突发心梗,现在在医院,医生说要紧急手术,你快回来!
”苏晚的脑子“嗡”的一声,手脚瞬间冰凉。她抓起床头柜的手机,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沈亦舟。她拨通他的电话,手一直在抖:“亦舟,我妈心梗要手术,
我得回老家,你能不能……”“回老家?
”沈亦舟的声音带着点不耐烦“我今天要帮林知夏搬东西,她租的房子漏水,
昨天跟我说好了的。你妈那边,你先让你爸处理,我这边走不开——别总拿家里的事烦我,
我最近事够多了。”“烦你?”苏晚愣了,眼泪一下子涌出来,“我妈要手术!
我一个人……”“你不是成年人了吗?这点事都处理不好?
”沈亦舟的声音冷了下来“就这样,我先挂了,林知夏还在等我。”电话被挂断,
忙音“嘟嘟”地响着,像一把锤子砸在苏晚心上。她看着空荡荡的卧室,
想起昨晚他嫌弃的眼神,想起那些被他说成“没用”的心意,忽然觉得浑身发冷。
她没再打电话,抓起钱包和身份证,打车往机场赶。一路上,眼泪止不住地流,
窗外的上海在雨里模糊成一片,像她这三年的感情,看似光鲜,其实早被忽略磨得千疮百孔。
到医院时,母亲已经被推进了手术室。父亲坐在走廊的长椅上,头发花白了一片,看见她来,
红着眼眶说:“晚晚,还好你来了,手术同意书……我不敢签。”苏晚接过笔,指尖发抖,
却还是一笔一划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就在这时,手机震了一下,
是沈亦舟的助理发来的照片——照片里,沈亦舟站在奶茶店门口,手里提着两杯奶茶,
旁边的林知夏笑着接过,两人靠得很近,沈亦舟的脸上,是苏晚从未见过的松弛笑容。
助理还附了句话:“沈总让我发您,说他帮林小姐搬完家了,让您别担心。”别担心?
苏晚看着照片,忽然笑了,眼泪却流得更凶。原来他不是“走不开”,
只是“不想为她走开”;原来他不是不会笑,只是笑的对象不是她。手术进行了四个小时,
苏晚在走廊里站了四个小时。直到医生说“手术成功,再观察几天就好”,她才松了口气,
浑身脱力地靠在墙上。那天晚上,她在医院附近的酒店开了间房,
收拾了自己放在沈亦舟公寓里的东西——其实没多少,她的衣服、护肤品,
还有那本被他嫌弃的“日子日历”。她把离婚协议打印出来,签上自己的名字,
和日历一起放在沈亦舟的书房桌上,旁边压了张便签:“沈亦舟,我们算了吧。
”她没有回头,也没有等他的回复。凌晨的上海,雨还在下,苏晚拖着行李箱走进雨里,
背影单薄,却一步比一步坚定。2 抽离苏晚租的小公寓在普陀区,
离她新面试的设计事务所不远。公寓只有六十平,却有个朝南的阳台,她搬进去的第一天,
就去花鸟市场买了几盆多肉,摆在阳台的架子上。“以前总想着帮他打理阳台,
现在终于能种自己喜欢的了。”她蹲在阳台,给多肉浇水,指尖碰到叶片的软肉,
心里忽然松了口气。第二天去事务所报道,所长陈姐,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女人,气质干练,
却很温和。“苏小姐,我看过你之前的作品,尤其是那个社区花园设计,很有温度。
”陈姐递给她一杯咖啡“为什么想离开之前的状态,重新做全职设计?”苏晚握着咖啡杯,
指尖暖了暖,轻声说:“以前总觉得,帮身边的人打好辅助,也是一种价值。后来发现,
我更想为自己做设计,让更多人感受到‘家’的温暖——不是别人的家,是自己心里的。
”陈姐笑了,点头说:“很好,我们事务所就需要这样的初心。
正好有个城市湿地公园的项目,你要不要试试?”湿地公园项目是市里的重点工程,
甲方要求高,时间紧。苏晚接下项目的那天,熬夜画了第一版草图,直到凌晨三点,
窗外的天泛起鱼肚白时,她才伸了个懒腰,走到阳台。看见多肉在晨光里泛着绿,
忽然想起以前,她总是等沈亦舟到深夜,给他留一盏灯,现在,这盏灯终于为自己亮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苏晚几乎住在了事务所。白天跑现场,和施工队讨论细节,晚上改方案,
有时候甲方临时要调整,她能连熬两个通宵。同事小张看她这么拼,劝她:“苏姐,
别太累了,身体要紧。”苏晚笑着递给他一瓶酸奶:“没事,以前为别人熬,
觉得累;现在为自己喜欢的事熬,心里踏实。”她的努力没白费。三个月后,
湿地公园的初步设计方案通过了甲方审核,甚至被市里推荐参加全国景观设计大赛。
颁奖那天,苏晚穿了件简单的白色连衣裙,站在领奖台上,手里拿着奖杯,说:“这个奖,
要谢谢我自己——谢谢我终于敢为自己活一次。”台下的掌声里,
有个人的目光格外复杂——是沈亦舟的助理小李。他是受沈亦舟之托,
来“看看苏小姐最近怎么样”。回去后,小李把看到的一切告诉了沈亦舟,
包括苏晚领奖时的笑容。沈亦舟坐在办公桌后,手指敲着桌面,没说话。其实,
苏晚离开后的这几个月,他的生活早就乱了套。早上起来,找不到熨好的衬衫,
才想起苏晚以前会把他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叠好放在床头;走进厨房,冰箱里没有低糖酸奶,
他去超市买,站在货架前,看着一排排酸奶,忽然想起苏晚每次都会仔细看配料表,
挑他喜欢的无蔗糖款;公司年会上,他习惯性地看向角落——以前苏晚总会坐在那里,
手里拿着保温杯,等他散会后一起回家,可那天,角落里只有空荡荡的椅子。他第一次慌了,
回到公寓,翻遍了每个房间,最后在书房的抽屉里,
找到了苏晚留下的离婚协议和那本“日子日历”。他以前从没认真看过,
这次却一页一页地翻,看着那些插画和标注,心脏像被什么东西揪着疼。
2020年3月12日,插画里的小人抱着一碗汤,旁边写着“他哭了,说再难也要撑下去,
我要陪着他”。2021年5月11日,画着一支玫瑰,写着“他说以后给我买更大的,
我信了”。2022年9月1日,画着江景公寓的阳台,写着“他说有个像样的家了,
我好开心”。最后一页,那个小小的太阳旁边,有几滴已经干了的泪痕。
沈亦舟把日历抱在怀里,忽然想起苏晚离开前的那个生日夜,她递给他笔记本时眼里的期待,
还有他当时的不耐烦。“没用的东西”——他当时怎么会说出这种话?那些被他忽略的细节,
那些她默默付出的心意,原来都是她爱他的证据。“苏晚……”他低声念着她的名字,
第一次觉得,他好像丢了很重要的东西。他开始找苏晚。先是打她的电话,
发现已经被拉黑;去以前她常去的咖啡馆,没看见她的身影;最后,
他通过朋友查到了她现在的事务所地址。那天下午,沈亦舟开车到事务所楼下,
看着玻璃门里进出的人,心里竟有些紧张。他整理了一下西装,推开门走进去,
前台问他找谁,他说:“我找苏晚。”前台拨通了苏晚的分机,没过多久,
苏晚从里面走出来。她穿着浅蓝色的工装服,头发扎成马尾,脸上没化妆,
却比以前更有光彩。看见沈亦舟,她愣了一下,随即恢复了平静,点头说:“沈总,
找我有事?”“我们谈谈。”沈亦舟的声音有些发紧,“关于……我们之间的事。
”苏晚看了看手表,说:“抱歉,沈总,我现在要去工地跟进度,没时间。如果是谈合作,
你可以联系我的助理;如果是私事,我们已经没什么好谈的了。”她说完,转身就走,
没给沈亦舟再说话的机会。看着她的背影,沈亦舟站在原地,
第一次尝到了“无能为力”的滋味——以前,苏晚总是围着他转,他只要皱皱眉,
她就会过来问“怎么了”,可现在,她连多跟他说一句话都不愿意。他没走,
在事务所楼下等了三个小时,直到傍晚,才看见苏晚回来。她手里拿着安全帽,
脸上沾了点灰尘,却笑着和同事说着什么。沈亦舟走过去,拦住她:“苏晚,
我知道以前是我不好,你再给我一次机会,好不好?”苏晚停下脚步,看着他,
眼神里没有恨,只有淡漠:“沈总,我已经签了离婚协议,你要是没意见,就签了吧。
至于机会……我给过你很多次,是你没要。”她绕过他,走进事务所,
沈亦舟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玻璃门后,心里像被掏空了一块。他拿出手机,
给苏晚发了条信息:“我不会放弃的。”信息发出去,显示“对方已拒收”。
3 追妻沈亦舟开始了“笨拙的追妻之路”。他把那本“日子日历”带在身边,每天翻一页,
按照上面的日期,做那些他以前没做过的事。2020年3月12日,
他记得苏晚说过那天给她带了萝卜排骨汤,于是早上特意去老字号的餐馆,买了一碗热汤,
送到湿地公园的工地。那天风很大,苏晚正在和施工队讨论图纸,
看见沈亦舟提着保温桶过来,皱了皱眉。“沈总,你怎么来了?”“我给你带了汤,
”沈亦舟把保温桶递过去,语气带着小心翼翼,“是你以前常给我做的萝卜排骨汤。
”苏晚没接,看了看旁边的工人,笑着说:“谢谢沈总好意,不过大家忙了一上午,
都没吃饭,这汤要是不介意,就分给大家吧。”工人一听,纷纷道谢,围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