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全本阅读

打开
A+ A-
A+ A-

1 第一章 惊梦长安林薇在一阵刺骨的寒意中睁开眼,

鼻尖萦绕着淡淡的草药味与泥土腥气,完全不同于医院宿舍里消毒水的味道。她猛地坐起身,

入目是破旧的麻布帐子,身下是硬邦邦的土炕,盖在身上的被子又薄又沉,

还带着洗不净的霉味。“这是哪儿?” 她揉了揉发疼的太阳穴,

脑海里最后一段记忆停留在医院急诊室的深夜 —— 连续加班四十八小时后,

她靠在墙角打了个盹,怎么一睁眼就换了地方?她低头看向自己的手,

纤细却布满细小的划伤,指缝里还嵌着泥土,

根本不是自己那双常年握手术刀、指尖带着薄茧的手。再摸向身上的衣服,

粗布缝制的襦裙硌得皮肤发疼,颜色是暗沉的灰蓝色,与她平时穿的白大褂天差地别。

“姑娘,你醒了?” 一个苍老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林薇循声望去,

只见一位穿着同样粗布衣裳的老妇人端着一碗黑乎乎的汤药走进来,脸上满是关切,

“可算退烧了,要是再烧下去,老婆子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老妇人将汤药递到林薇面前,

碗是粗陶做的,边缘还有个小豁口。林薇犹豫着接过,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来,

草药的苦味直冲鼻腔。她借着这个空档快速思考:自己这是穿越了?

看老妇人的穿着和屋里的陈设,怎么看都像古装剧里的场景。“婆婆,

您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吗?” 林薇试探着开口,声音沙哑得厉害,

显然这具身体之前病得不轻。老妇人愣了一下,随即叹了口气:“姑娘,你烧糊涂啦?

现在是开元二十三年,咱们在长安城外的柳家村啊。你上个月逃难到这儿,发了高烧,

还是老婆子把你捡回来的。”开元二十三年?长安?林薇的心脏狠狠一缩。她是历史学渣,

但也知道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那可是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她一个 21 世纪的医学生,

既不会骑马射箭,也不懂诗词歌赋,在这个连青霉素都没有的时代,怎么活下去?

“我…… 我记不太清以前的事了。” 林薇只能装失忆,这是她目前能想到的唯一办法。

老妇人倒是没怀疑,只当她是病得太重伤了脑子,

温柔地拍了拍她的手背:“记不清就记不清,慢慢来。先把药喝了,身子要紧。

”林薇捏着鼻子,强忍着苦涩将汤药灌了下去。药刚入喉,她就忍不住咳嗽起来,

胃里翻江倒海。作为医学生,她能尝出这汤药里有柴胡、黄芩,是治感冒发烧的方子,

但药材的炮制显然不够精细,药效恐怕要打折扣。就在这时,

屋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马蹄声,伴随着男人的吆喝声。老妇人脸色一变,

慌忙站起身:“是村里的里正带着官差来了,姑娘你先躺着,我去看看。

”林薇心里咯噔一下,古代的官差可不好打交道,尤其是她这种 “来历不明” 的人。

她悄悄掀开帐子一角,透过破旧的窗户纸,看到几个穿着青色官服的人站在院子里,

为首的是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人,应该就是里正。而在官差身后,

还站着一个身穿月白色锦袍的年轻男子,身姿挺拔,气质卓然,即使隔着一段距离,

也能看出他容貌俊朗,与周围的粗布衣裳格格不入。“张婆婆,

你这儿是不是收留了一个外来的女子?” 里正的声音带着几分严厉,“官府下令,

近期要排查长安周边的流民,防止有歹人混入。”老妇人连忙点头哈腰:“回里正,

是有个姑娘,不过她病得厉害,刚醒过来,不是歹人。”“是不是歹人,得官府说了算。

” 一个官差上前一步,就要往屋里闯。“且慢。” 就在这时,

那个穿月白锦袍的男子开口了,声音清润如玉石相击,“既是病人,不宜惊扰。

不如让我进去看看,也好判断她是否有异常。”里正愣了一下,

随即脸上露出谄媚的笑容:“原来是苏公子,您愿意帮忙,那再好不过了。”林薇心里一紧,

连忙躺好,装作虚弱的样子。很快,脚步声传来,房门被轻轻推开,

那个穿月白锦袍的男子走了进来。他走到炕边,居高临下地看着林薇,

目光清澈却带着几分审视。林薇不敢与他对视,只能低着头,心跳得飞快。

她能感觉到他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然后听到他开口问道:“你是什么人?从哪里来?

”林薇攥紧了身下的被子,脑子飞速运转。她不能说自己来自 21 世纪,

只能编一个合理的身份:“我…… 我叫林薇,家乡遭了水灾,家人都没了,

只能一路逃难到这儿,没想到路上染了病。” 她说着,眼眶微微泛红,

语气里带着恰到好处的悲伤。男子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判断她话里的真假。过了一会儿,

他才问道:“你可有身份证明?”林薇心里一慌,她哪有什么唐朝的身份证明?只能摇摇头,

声音更低了:“家乡被淹,所有东西都丢了。”男子没有再追问,而是伸出手,

想要探她的脉搏。林薇下意识地缩了一下手,作为医学生,她对别人碰自己的身体很敏感,

尤其是在这种陌生的环境里。男子的手顿在半空,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里正连忙在一旁催促:“姑娘,苏公子是太医院的医官,让他给你看看,对你有好处!

”太医院的医官?林薇心里一惊,难怪他气质不凡。她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慢慢伸出了手。

男子的指尖带着一丝凉意,轻轻搭在她的手腕上,动作轻柔却很专业。片刻后,他收回手,

对里正说道:“她确实病未痊愈,脉象虚浮,气息不稳,不像是歹人。不过她来历不明,

还是要登记在册,日后若有异常,再另行处置。”里正连忙点头:“是是是,全听苏公子的。

”男子又看了林薇一眼,眼神复杂,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转身离开了。等人都走光了,

老妇人松了口气,对林薇说道:“姑娘,你运气好,遇到了苏公子。这位苏公子名叫苏景渊,

是太医院最年轻的医官,为人和善,经常来咱们村里给人看病。

”苏景渊…… 林薇在心里默念着这个名字,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他那双清澈的眼睛。

她知道,自己在唐朝的生活,才刚刚开始,而这个叫苏景渊的男人,

或许会成为她这段陌生旅程里的第一个变数。2 第二章 初露锋芒接下来的几天,

林薇在老妇人的照顾下渐渐恢复了体力。她一边适应着唐朝的生活,

一边暗中观察着这个时代的医疗状况。柳家村很偏僻,只有一个赤脚医生,医术有限,

村民们生病了大多是靠一些土方子,或者硬扛着,很多人因为一点小病就丢了性命。

这天早上,林薇正在院子里帮老妇人晒草药,突然听到村口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

她心里一紧,连忙朝着村口跑去,老妇人也跟在她身后。到了村口,

只见一群人围着一个躺在地上的小男孩,一个妇人趴在男孩身上哭得死去活来,

旁边的人都满脸焦急,却没人敢上前。林薇挤进去一看,只见那男孩大概五六岁的样子,

脸色发紫,嘴唇发青,已经没了呼吸。“孩子掉进井里了,捞上来就这样了。

” 旁边有人解释道,语气里满是惋惜。妇人听到这话,哭得更凶了:“我的儿啊,

你怎么就这么走了,让娘怎么活啊!”林薇的心沉了一下,从症状来看,

男孩应该是溺水导致的窒息。在现代,这种情况只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

还有抢救回来的可能。但在唐朝,人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心肺复苏,遇到这种情况,

只能眼睁睁看着人死去。“让一让,我试试能不能救他。” 林薇突然开口,声音不大,

却让周围的嘈杂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那妇人也停下了哭声,

抬起布满泪痕的脸看着她,眼里满是疑惑和一丝微弱的希望:“姑娘,

你…… 你能救我的孩子?”“我只能试试,不一定能成功。” 林薇实话实说,

她没有十足的把握,毕竟这具身体的体力还没完全恢复,

而且心肺复苏在这个时代听起来太过匪夷所思。里正也在人群里,他皱着眉头说道:“姑娘,

这孩子都已经没气了,你就别瞎折腾了。”“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 林薇坚定地说道,

“如果我救不活他,你们再埋了他也不迟。但如果我能救活他,你们不就多了一个孩子吗?

”妇人连忙抓住林薇的手,跪在地上:“姑娘,求你救救我的孩子,只要能救活他,

我做牛做马都报答你!”林薇扶起妇人,深吸一口气,对周围的人说道:“大家让开一点,

给我留出空间。”众人犹豫着往后退了退,眼神里充满了怀疑。林薇跪在男孩身边,

先检查了他的鼻腔和口腔,清理掉里面的污物,然后解开他的衣襟,开始进行胸外按压。

她按照现代急救的标准,双手交叉放在男孩的胸骨中下段,有节奏地按压着,力度适中。

周围的人都看傻了眼,他们从来没见过这种救人的方法,纷纷议论起来。“这姑娘在干什么?

怎么还按压胸口啊?”“我看她是疯了,这孩子都死了,这么折腾有什么用?”“就是,

别到时候救不活,还落个不尊重死者的名声。”老妇人站在一旁,心里也很紧张,

但她还是相信林薇,对着周围的人说道:“大家别吵,让姑娘试试,万一真的能救活呢?

”林薇没有理会周围的议论,专注地进行着胸外按压。按压了三十次后,她俯下身,

捏住男孩的鼻子,对着他的嘴吹气。这个动作在古代简直是惊世骇俗,周围的议论声更大了,

甚至有人开始指责她 “不知廉耻”。妇人也愣住了,想要上前阻止,

却被老妇人拉住了:“再等等,再等等看。

”林薇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动作,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手臂也开始发酸。就在她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突然听到 “哇” 的一声,

男孩吐出了一口水,接着开始微弱地呼吸起来,脸色也渐渐恢复了一点血色。“活了!活了!

孩子活了!” 人群里有人惊呼起来,语气里满是不可思议。妇人激动地扑到男孩身边,

抱住他大哭起来,这次的哭声里满是喜悦。林薇松了口气,瘫坐在地上,大口地喘着气。

刚才的抢救耗费了她太多的体力,她感觉自己的手臂都快要断了。就在这时,

一阵马蹄声传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苏景渊骑着一匹白马赶来,身后还跟着两个随从。

原来他听说村里出了事,特意赶过来看看。当他看到地上的男孩已经醒了过来,

而林薇瘫坐在一旁,脸色苍白,嘴角还带着一丝水渍时,不由愣住了。

他刚才在远处已经看到了林薇救人的动作,虽然不解,但看到男孩真的活了过来,

心里满是疑惑。“这是怎么回事?” 苏景渊翻身下马,走到林薇身边问道。里正连忙上前,

把刚才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语气里满是惊叹:“苏公子,您是没看见,

林姑娘用那种奇怪的方法,竟然把已经断气的孩子给救活了,真是太神了!

”苏景渊看向林薇,眼神里充满了探究:“林姑娘,你刚才用的是什么救人之法?

我从未见过。”林薇心里一紧,她知道自己刚才的动作太过出格,必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

她想了想,说道:“这是我家乡的一种土方子,叫‘起死回生术’,

专门用来救溺水窒息的人。我也是小时候听家乡的老医生说的,今天也是第一次用,

没想到真的管用。”她不敢说这是现代医学的心肺复苏,只能用 “土方子” 来搪塞。

苏景渊显然不相信,他皱着眉头,追问道:“那你能说说这种方法的原理吗?

为何按压胸口、吹气就能让人复活?”林薇一时语塞,

她总不能跟苏景渊解释心脏骤停、呼吸衰竭这些现代医学概念吧?

她只能含糊其辞地说道:“具体的原理我也说不清楚,只知道按照这个方法做,就能救活人。

”苏景渊盯着她看了一会儿,似乎看穿了她在隐瞒什么,但他没有再追问,

而是转身走到男孩身边,仔细地为男孩检查了一番,确认男孩已经没有大碍后,

才对妇人说道:“孩子虽然醒了,但身体还很虚弱,回去后要好好照顾,多给他喝些温水,

避免着凉。”妇人连忙点头道谢,又对着林薇磕了几个头,才抱着男孩回家了。

苏景渊又看向林薇,语气缓和了一些:“林姑娘,你今日救了人,是大功一件。

不过你刚才的方法太过奇特,日后若非必要,还是不要轻易使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林薇知道他是好意,连忙点头:“多谢苏公子提醒,我知道了。

”苏景渊看着她苍白的脸色,又说道:“你刚才救人耗费了不少体力,还是先回去休息吧。

我让随从给你送些补气血的药材过去。”说完,他便转身离开了。林薇看着他的背影,

心里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苏景渊显然对她的 “土方子” 产生了怀疑,

但他并没有为难她,反而还关心她的身体。这个男人,似乎比她想象中更温和。

而经过这件事,林薇在柳家村的名声彻底传开了。

村民们都知道村里来了个会 “起死回生术” 的姑娘,纷纷对她恭敬起来,

还有人特意上门来请她看病。林薇也没有推辞,凭借着自己的医学知识,

为村民们看一些小病,开一些简单的药方。她知道,这是她在唐朝立足的第一步。

3 第三章 医馆风波随着林薇在柳家村的名声越来越大,来找她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

老妇人的小院子里每天都挤满了人,林薇忙得不可开交。虽然累,

但看到村民们康复后脸上露出的笑容,她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这天,

林薇正在给一个老人看诊,突然听到院子里传来一阵争吵声。她皱着眉头走出去,

只见一个身穿绸缎衣裳的中年男人正指着老妇人的鼻子骂骂咧咧,

旁边还站着几个凶神恶煞的家丁。“你们这些乡巴佬,竟敢用假药糊弄我们家老爷!

” 中年男人怒气冲冲地说道,“我们家老爷吃了你们开的药,不仅没好,反而更严重了,

今天我非要砸了你们这个破地方不可!”老妇人吓得脸色发白,连忙解释道:“这位老爷,

我们没有用假药啊,药都是从正规药铺买的,林姑娘开的药方也是对症的。”“对症?

我看是你们医术不精,还敢在这里骗人!” 中年男人说着,就要让家丁动手砸东西。

林薇连忙上前拦住他们:“这位先生,请等一下。你说你们家老爷吃了我的药病情加重,

可否告诉我你们家老爷的症状,以及他吃了什么药?”中年男人上下打量了林薇一番,

见她只是个年轻女子,更是不屑:“你就是那个什么林姑娘?我看你就是个江湖骗子!

我们家老爷是城里的王员外,前些天得了风寒,吃了你开的药,现在不仅咳嗽不止,

还发起了高烧,你说你是不是在害人?”风寒?林薇心里嘀咕,

她开的治疗风寒的药方都是很温和的,怎么会让病情加重呢?她想了想,

问道:“王员外除了吃我的药,还吃了其他的东西吗?比如补品之类的。

”中年男人愣了一下,随即说道:“我们家老爷身份尊贵,吃些补品怎么了?

难道还能跟病情有关?”“当然有关。” 林薇说道,“风寒期间,身体虚弱,不宜进补,

尤其是一些热性的补品,比如人参、鹿茸之类的,会加重体内的火气,导致病情恶化。

你说说,你们家老爷是不是吃了这些东西?”中年男人脸色一变,

支支吾吾地说道:“是…… 是吃了人参,但那是为了给老爷补身体,怎么会有错?

”“这就是问题所在。” 林薇说道,“我开的药方是清热解毒、疏风散寒的,

而人参是热性的,两者相冲,自然会让病情加重。现在当务之急是停止给王员外服用人参,

然后调整药方,才能缓解他的病情。”中年男人将信将疑,但看着林薇自信的样子,

又想到王员外现在确实难受,只能咬咬牙说道:“好,我就再信你一次。

如果你这次还治不好我们家老爷,我绝对不会放过你!”林薇点了点头:“你现在就回去,

让王员外停止服用人参,然后把这个药方煎了给他喝,一天三次,

明天我再亲自去城里看看他的情况。” 她说着,拿起纸笔,快速写下一个新的药方。

中年男人接过药方,眼神里依旧带着几分怀疑,却还是带着家丁匆匆离开了。

老妇人松了口气,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姑娘,刚才可吓死我了,那王员外在城里颇有势力,

要是真追究起来,咱们可担待不起。”林薇安抚地拍了拍老妇人的手:“婆婆放心,

是药不对症还是补品相冲,明天去看看便知。若真是我的问题,我不会推卸责任;若不是,

也不能让咱们平白受了冤枉。”次日清晨,林薇换上了一身干净的粗布襦裙,

背着简单的药箱,跟着前来引路的家丁前往长安城。一路上,她忍不住掀开马车帘子,

好奇地打量着外面的景象 —— 宽阔的土路两旁栽着高大的白杨树,

偶尔能看到穿着各色襦裙的女子提着篮子走过,远处的田地里还有农夫在劳作,

一派生机勃勃的盛唐景象。进了长安城,更是热闹非凡。街道两旁商铺林立,

酒肆、茶馆、绸缎庄应有尽有,叫卖声此起彼伏。林薇看得眼花缭乱,心里不禁感叹,

这就是传说中的长安城,果然名不虚传。马车最终停在一座气派的宅院前,

朱红的大门上挂着一块写着 “王府” 的匾额。家丁领着林薇走进府中,穿过几重庭院,

来到一间宽敞的卧房。卧房里熏着名贵的檀香,王员外正躺在床上,脸色潮红,呼吸急促,

嘴唇干裂。一个穿着华丽的妇人连忙迎上来,正是王夫人。她看到林薇,

脸上露出几分不悦:“就是你给我家老爷开的药?若不是你,老爷也不会病成这样!

”林薇没有理会她的指责,径直走到床边,先给王员外把了脉。脉象浮数,气息粗重,

果然是体内热气郁结所致。她又查看了王员外的舌苔,舌红苔黄,进一步印证了自己的判断。

“王夫人,我问你,王员外是不是从昨天开始就没再服用人参了?” 林薇问道。

王夫人愣了一下,点了点头:“是,按照你的吩咐停了。可老爷的病还是没好啊。

”“那是因为之前的火气还没散完。” 林薇说道,“你现在去把我昨天开的药方煎好,

给王员外服下。另外,再准备一些温水,用棉布蘸着擦拭他的额头和手心,帮助降温。

”王夫人将信将疑,但看着王员外难受的样子,也只能照做。林薇则留在卧房里,

时不时查看王员外的体温和呼吸情况。大约过了一个时辰,王员外的呼吸渐渐平稳下来,

脸色也褪去了一些潮红。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苏景渊竟然也来了。他看到林薇,

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林姑娘,你怎么在这里?”林薇连忙起身行礼:“苏公子,

我是来给王员外看病的。之前王员外服用我的药后病情加重,我来看看情况。

”苏景渊点了点头,走到床边给王员外把了脉,又询问了病情。

当他得知王员外在服药期间还服用了人参时,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风寒未愈时进补,

确实会导致病情反复。林姑娘,你能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倒是有心了。”得到苏景渊的认可,

王夫人脸上的不悦也消散了不少,连忙对林薇道歉:“林姑娘,是我错怪你了,

还请你不要见怪。”林薇笑了笑:“王夫人不必客气,治病救人本就是我的本分。

只要王员外能康复,就比什么都好。”接下来的几天,林薇每天都来王府给王员外复诊,

调整药方。在她的精心治疗下,王员外的病情很快就痊愈了。为了感谢林薇,

王员外不仅给了她一笔丰厚的酬金,还提议出资在柳家村建一座医馆,

让她能更好地为村民们看病。林薇又惊又喜,连忙道谢。她知道,有了医馆,

她就能更方便地施展自己的医术,在唐朝真正站稳脚跟。几天后,医馆正式动工。

村民们都很感激林薇,纷纷主动前来帮忙。苏景渊也时常来看望,

还带来了一些珍贵的药材和医书。看着忙碌的村民和温和的苏景渊,林薇心里暖暖的。

她突然觉得,穿越到唐朝,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4 第四章 医馆初成三个月后,

一座崭新的医馆终于在柳家村建成了。医馆不算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

分为诊室、药房和一间小小的病房。医馆的牌匾是苏景渊亲自题写的,

上面写着 “仁心堂” 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开业那天,柳家村的村民们都来道贺,

还带来了自家种的蔬菜、水果和鸡蛋,把医馆门口围得水泄不通。王员外也特意从城里赶来,

送上了一块写着 “妙手回春” 的锦旗。林薇穿着一身干净的襦裙,站在医馆门口,

对着前来道贺的村民们深深鞠了一躬:“多谢大家的支持,

日后我一定会尽心尽力为大家看病,不辜负大家的信任。”苏景渊站在一旁,

看着林薇脸上明媚的笑容,眼神里满是温柔。他走上前,递给林薇一个木盒:“林姑娘,

这是我给你准备的开业礼物,里面是一些我珍藏的医书和药材,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林薇接过木盒,打开一看,里面整齐地放着几本线装医书,还有一些罕见的药材,

比如长白山的野山参、天山雪莲等。她心里感动不已,连忙道谢:“苏公子,

这份礼物太贵重了,我不能收。”“你就收下吧。” 苏景渊笑着说道,“你医术精湛,

全文阅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