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准备接客了”。
“等会儿,你说接什么?接客?我告诉你,我可是社会主义新时代洁身自好的五好青年”。
“我再说一遍那叫做接待来访的客人”。
“那不就是接客嘛?你看两个字多简洁啊”。
“你是正经系统吗?这很让我怀疑啊,你别把我这国家的好青年给带坏了”。
“宿主需要我带坏吗?昨天晚上你看的那个动漫叫什么来着?好像是叫什么黑白兔女郎还是叫什么?”
“停,你懂什么,我那是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的,你以为我是那等庸俗的人吗?说了你也不懂,说吧我要接待的第一位客人是谁?”
姜泽可不能再让这狗系统再说下去了,不然自己老底都快被揭穿了。
那为什么会出现刚才这一幕呢?
这一切的一切还要从姜泽小学六年级升初中的那个暑假说起,那时天还是很蓝的,数学还是有数字的。
没有作业的姜泽从爷爷的书架上拿出了一册中华上下五千年。从此开始陷入历史的旋涡中而不能自拔。
但是,扯远了。这和系统的出现完全没有关系,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有那么一丁点。
前几天姜泽刚从博物馆回家,睡了一觉脑中就出现了这么一个系统。
每天接待一位来自历史长河中的人物,回答他们三个关于历史的问题,就能得到丰富的奖励,只不过不知道奖励是什么。
让我们从回忆中回过神来。
“宿主,您的第一位客人将在10分钟后抵达,请做好接待准备”。
姜泽边洗水果边问系统:“系统,我的奖励是什么?”
“宿主真的想知道吗?”
“废话,你见过那个打工人不想知道自己的工资?”
“宿主不是从大学毕业以后就没上过班吗?”
“你!我不管,你得告诉我奖励是什么?还有我刚才问你我的第一个客人是谁你还没告诉”。
“行,告诉你也不是不行,宿主每接客一次就会有1000块RMB的报酬”。
“不是等会儿,这钱多少我就先不说了啊,你这什么意思?接客一次1000块钱,你说的我好像是真的躺着挣钱”。
“其实宿主趴着或者跪着也行,嘿嘿”。
“我就说你不是正经系统”。
“好了好了,宿主除了每次获得1000RMB之外,还有其他奖励,这个就需要宿主自己触发,就不方便透露了”。
“1000RMB也不错,小富即安嘛,不过这个其他奖励,算了,到时候再说”。
“你还是没告诉我我的第一位客人是谁”,边说姜泽边把自己洗好的桃子、葡萄、草莓、杨梅还有切好的西瓜放到茶几上。
“宿主请注意,您的第一位客人将在1分钟后到达。
客人身份: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
时空:贞观六年
请宿主做好迎接准备”。
“卧槽,要不要这么刺激”,虽说姜泽很是激动,但是他还是按捺住了,起身泡了一杯茶,静静等待李世民的到来。
一分钟后,姜泽眼前的空间泛起阵阵涟漪,瞬间,一位身穿龙袍的男子便站立在他的眼前,
“华夏后世子孙姜泽拜见太宗皇帝”,看见李世民后,姜泽毫不犹豫的向他行礼,这是他作为华夏后世子孙,对老祖宗的尊敬,同时他也很是喜欢李世民这位文皇帝的。
“起来吧”
“你叫朕太宗?”
姜泽愣了一下,也对,哪有人当着别人面叫人家的庙号的。
“老祖宗,您只能问三个问题,不过这个问题我就送给您了”。虽然只能问三个问题,但是系统说了,咱也不是那种不讲人情的人,毕竟整个华夏都是人情。
“老祖宗,是这样的,在您驾崩之后,您的庙号是太宗,谥号是文皇帝,所以您就是唐太宗文皇帝”。
“文皇帝、文皇帝,哈哈哈哈”,听到自己的谥号,李世民内心是非常高兴的,说明自己得到了后世的认可,得到历史的认可。
“老祖宗您请坐,喝茶”,待李世民坐下之后,姜泽将提前泡好的茶递到李世民的面前。
“你这是什么椅子?怎么这么软?这是茶?”李世民刚坐在沙发上就一连串的问题。
姜泽也就耐心的给他解释了家中的布局以及家具。
“老祖宗,除了这些家具之外,我们后世的茶与大唐的也不一样,我们将茶叶烘培之后,直接用开水冲泡,这样能够保留茶叶的清香,您尝尝”。
听完,李世民揭开茶盖,瞬间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喝下一口后沁人心脾。
“甚好,朕回去也叫他们按照这个方法来泡茶”。
“老祖宗您喜欢就好,那现在您可以问我问题了”。
李世民思考了一下问道:“姜小子,后世史书是如何评价朕的?”李世民对于史书的评价很是在乎,虽说刚才姜泽告诉他在他驾崩之后谥号文皇帝,但是这他还是很想知道史书对他的评价。
玄武门之变始终是他心中的一根刺。
“老祖宗,后世史书中有这么一段话评价您。‘史臣曰:臣观文皇帝发迹多奇,聪明神武。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所以屈突、尉迟,由仇敌而愿倾心膂;马周、刘洎,自疏远而卒委钧衡。
终平泰阶,谅由斯道。尝试论之:础润云兴,虫鸣螽跃。虽尧、舜之圣,不能用梼杌、穷奇而治平;伊、吕之贤,不能为夏桀、殷辛而昌盛。君臣之际,遭遇斯难,以至抉目剖心,虫流筋擢,良由遭值之异也。以房、魏之智,不逾于丘、轲,遂能尊主庇民者,遭时也。或曰:以太宗之贤,失爱于昆弟,失教于诸子,何也?
曰:然,舜不能仁四罪,尧不能训丹朱,斯前志也。当神尧任谗之年建成忌功之日,苟除畏逼,孰顾分崩,变故之兴,间不容发,方惧“毁巢”之祸,宁虞“尺布”之谣?承乾之愚,圣父不能移也。若文皇自定储于哲嗣,不骋志于高丽;用人如贞观之初,纳谏比魏徵之日。况周发、周成之世袭,我有遗妍;较汉文、汉武之恢弘,彼多惭德。迹其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赞曰:昌、发启国,一门三圣。文定高位,友于不令。管、蔡既诛,成、康道正。贞观之风,到今歌咏’”
“朕也如武帝一般?晚年渐趋昏聩?”
“老祖宗,人老了之后脑子肯定不如年轻力壮之时灵动的”。
“姜小子,承乾?是发生了什么吗?”以李世民的才智,从只言片语之间便能知晓其中奥义。
“老祖宗,您确定您第二个问题要问这个吗?”
“姜小子,你说”,虽说李世民表面看起来很冷静,但是他的内心早已翻腾。
“老祖宗,根据史***载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勾结汉王李元昌、陈国公侯君集等谋反,后被贬为庶人,流放黔州,两年后,也就是贞观十九年去世,李承乾去世后,以国公之礼葬之”。
“什么?承乾谋反?他为什么要谋反啊?朕百年之后这个位置就是他的?他为什么要谋反啊?这个逆子”。
“老祖宗,我就当这是您的第三个问题了”。
“其实李承乾谋反和您有很大的关系”。
“朕?朕对他甚是“宠爱”、给他安排最好的老师,他还有什么不满的?”
“老祖宗,其实李承乾身为太子,还是很合格的。但是您对他的“宠爱”导致他性格有些乖张、在一些行为上有些失范”。
“朕知道,但是他是朕的长子,朕在这方面确实对他疏于管教”。
“但是老祖宗,您对他又是严格的,因为他是太子,您给他安排最好的老师教导他,如:房玄龄、魏徵等。希望他在您驾鹤西归之后能做一位好皇帝”。
“朕当然希望他做一位好皇帝”。
“可是老祖宗,您在对他要求严格的同时太过于宠爱其他皇子了,比如魏王李泰”。
“朕......”,李世民听姜泽这么说,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老祖宗,李承乾本身有脚疾,在性格上本就有些自卑敏感,您宠爱魏王,让魏王有了一些其他的心思。如果您是李承乾,此时您会怎么想?怎么做?”
“朕难道......”。
“老祖宗,其他皇子的宠爱如果多于太子,在历史上可都没有好的结局”。其实还有一点姜泽没说,那就是长孙皇后的去世,母亲的去世对李承乾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他怕说了,李世民一下子受不了。
“朕明白了、朕明白了”,说完李世民长长叹了一口气。
“老祖宗,今日三个问题已经回答完毕”。
“哎,姜小子,朕在此谢过”。
“老祖宗,您可别这么说,您一直是我非常钦佩的皇帝,我们后世之人有很多人都很敬佩和喜爱您”。
“朕何德何能?”
“老祖宗,忘了告诉您了,您还被称为千古一帝”,姜泽笑了笑说道。
“千古一帝,朕有愧”,在听到自己乃是千古一帝后,李世民发自内心的高兴和激动。
但是因为李承乾的事,这份激动和高兴被冲淡了不少。
“老祖宗,您是实至名归,我们今日的见面就结束了。我们三日后见,老祖宗三日后可带上长孙皇后一起”。
姜泽刚说完,眼前的空间便又泛起阵阵涟漪,眨眼的功夫,李世民便已消失不见。
“系统,打钱”。
姜泽刚说完,卡里便多了1000R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