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全本阅读

打开
A+ A-
A+ A-

电竞圈顶级传奇贺时野退役三年后首次接受采访,记者问他为什么当年巅峰期突然退役。

镜头里的他眼神冷淡,却在提到某个词时停顿了两秒:"想保护一个人。"

那段视频在凌晨两点被营销号挖出来,半小时冲上热搜。

我盯着手机屏幕,指尖发凉。

作为他曾经的搭档,我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句话的分量。

聊天群里炸开了锅,数据分析组的同事们疯狂@我。

"初夏姐!你跟野神同期的,知道他说的是谁吗?"

我关掉手机,闭上眼睛。

知道。

当然知道。

因为那个人就是我。

三年前我还在TSG战队做替补陪练时,贺时野是全联盟公认的天才中单。

他操作凶悍,意识顶尖,带队拿下过两座世界冠军奖杯。

那年夏季赛,战队主力数据分析师突发阑尾炎住院,教练临时让我顶上。

第一次进会议室,所有人都在看复盘录像。

贺时野坐在最里面,侧脸埋在电脑屏幕的冷光里。

他抬眼看了我一下,很快移开视线。

"新来的?坐那边。"

声音低哑,不带温度。

我局促地坐到角落,打开笔记本开始记录。

那场会议持续了三个小时,贺时野几乎没说话,只在最后指出对方打野的刷野路线规律。

散会后其他人都走了,他还坐在原地看回放。

我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他突然开口:"你叫什么?"

"韩初夏。"

"哦。"他点点头,"以后数据报告发我邮箱。"

就这样,我们开始有了工作上的交集。

贺时野很少主动找人说话,但对数据要求极高。

他会在凌晨三点发来消息,问某个英雄在特定版本的胜率曲线。

我总是秒回,因为我也习惯熬夜研究比赛录像。

慢慢地,我们的对话从工作延伸到其他。

他会问我最近在看什么书,会分享他收藏的战术分析文章。

有一次他突然说:"你打游戏挺厉害的,为什么不打职业?"

我愣了几秒才回复:"不适合。"

他没再问,只发了个句号。

但我知道他看穿了——我在战队待了两年,从来没在正式比赛上过场。

不是实力不够,是心理关过不去。

每次站在舞台边缘,看着台下黑压压的观众和闪烁的应援灯牌,我就会呼吸困难。

那种窒息感源于更早之前,在我还是职业青训营学员的时候。

那年我十七岁,以天才少女的名号进入青训营。

同期有个叫谢灵珊的女生,是明星选手谢景行的妹妹。

她长得漂亮,说话温柔,教练和队员都很照顾她。

但私下里,她对我完全是另一副面孔。

"韩初夏,帮我买杯奶茶,少冰。"

"韩初夏,这局我失误了,你去跟教练说是你的问题。"

"韩初夏,你知道吗?大家都觉得你很讨厌,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我试图反抗过,但她总能用哥哥的关系压我一头。

最严重的一次,是在青训营考核赛前夜。

她偷偷把我的鼠标换成了坏的,导致我在关键局操作失误,被淘汰出局。

那之后我就明白了,有些人你再努力也赢不了。

所以我选择退到幕后,做数据分析,远离舞台。

直到遇见贺时野。

夏季赛打到第三周,战队遭遇三连败。

教练脾气暴躁,在会议室里把每个人都骂了一遍。

贺时野面无表情地听着,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会后我整理数据时发现,这三场比赛里他的个人数据都是全场最高,但团队配合出了问题。

我犹豫再三,还是发了条消息给他。

"野神,今天的复盘我看了,其实不是你的问题。"

他很快回复:"我知道。"

"那你为什么不说?"

"说了有用吗?"

我愣住,不知道怎么回答。

过了一会儿,他又发来一条:"你也是,明明很厉害,为什么要把自己藏起来?"

我盯着那句话看了很久,最后只回了两个字:"抱歉。"

贺时野没再回复。

第二天训练赛,他破天荒地主动找我讨论战术。

他说:"我需要一个能看懂我想法的人。"

我说:"我可以试试。"

从那天起,我们之间有了某种默契。

他在比赛里做出的每个决策,我都能理解背后的逻辑。

我给出的数据分析,他总能迅速转化为战术调整。

TSG战队在那个夏天完成了惊天逆转,一路杀进总决赛。

决赛前夜,贺时野约我去天台吹风。

他靠着栏杆,侧脸埋在夜色里。

"初夏,明天如果我们赢了,你想要什么奖励?"

我想了想说:"请我吃顿饭就行。"

他转过头看我,眼神里有我看不懂的情绪。

"就这些?"

"嗯。"

他笑了笑,没再说话。

第二天,TSG三比二险胜,捧起了队史第二座冠军奖杯。

全场欢呼的时候,我站在后台,看着他被队友抛起来。

他在空中的那一刻,视线穿过人群,准确地落在我身上。

那一瞬间,我的心跳得很快。

快到我不敢承认那是什么感觉。

全文阅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